【食力】出口困境未解、魚販收購價格直直落!石斑魚重鎮屏東佳冬鄉漁民坐困愁城

屏東縣佳冬鄉是養殖石斑魚和午仔魚重鎮,漁民彭美麗表示2020年開始石斑魚外銷中國減少,而魚價不斷下降,中國禁止進口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張語屏攝)

屏東縣佳冬鄉是石斑魚及午仔魚養殖重鎮,中國暫停進口是影響產業最後一根稻草,近2年已減少出口、魚販價格收購太低影響漁民生計。

石斑魚近年外銷量早已大減

冬季冷冽的寒流襲台,12月初的屏東仍然陽光和煦。彭美麗見到《食力》來訪,並沒有因為無奈而走避,反而拉出椅子、侃侃而談。

彭美麗和先生與原本回到家鄉成為漁青且加入前景看好的產銷班的兒子,共同管理家中1.5公頃的魚塭。專養高經濟價值的龍膽石斑和珍珠石斑,也有養過午仔魚。問及此次禁令是否受到波及,她說,2年前原本銷往中國的數量早就大幅減少,魚販收購的價格明顯低了很多。

飼料成本已漲4次 預計2023年每20公斤包裝將高達千元以上

「曾經石斑魚池邊價每台斤曾高達200多元的好價格,現在被喊到100~110元,而飼料價格一直漲,目前還在思考改養其他經濟魚種。」彭美麗一家人深知魚種不同,養殖技術及管理就有各種不確定性,所以不敢輕易改養。午仔魚和石斑魚,都必須採用含有魚粉、大豆粉餵養,2022年1包20公斤飼料成本已上漲4次,從800多元到2023年將漲到1030元。

政府援助還未有感 只盼收購價能改善

彭美麗也表示,兒子目前已退出產銷班,也縮小養殖面積、部份改養價格不錯的草蝦,只是不好養,收成率僅有3至4成,「放養各種魚種都是戰戰兢兢、快要入不敷出。」

彭美麗擔憂著養殖處境,也表示目前為止都還未感受到政府或相關機關的任何支援,且不只漁民受到波及,許多供應鏈都受影響,現階段只希望能改善收購價格。

審稿編輯:林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