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近3年空汙裁罰案例佔比上升!食品產業應著手升級改善設備與製程
採訪‧撰文=編輯部
每分每秒正在呼吸著的空氣,您覺得清新嗎?根據《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年報》中2021年全台77個空氣品質監測站合計之結果,空氣品質指標(AQI)大於100的空氣不良日比率為為9.16%,空氣污染滲透我們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不只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同時也影響著地球環境與其他生物的生存。
相較於石化工業等重工業,食品製造業與餐飲業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其嚴重程度大多較為輕微,因此引起關注的程度也較低,然而只要有造成空氣污染的可能性,我們都必須持續關心與監督,讓業者負起應有的永續責任。
近3年食品業空汙裁罰案例佔比增!業者需有更積極永續作為
根據環保署「列管污染源資料查詢系統」裁罰資料統計,2010年至2022年9月間,食品飲料製造業共有745件因固定空汙確定需繳納罰金的案例,累積裁罰1億2656萬元,平均占全部產業空汙罰款案件數的5.6%、裁罰金額占整體產業5%。然而自2020年起食品飲料製造業每年的罰款案件在整體案件數之佔比皆超過8%、罰款金額也突破2千萬元,有明顯提升,顯示在空污問題上,食品飲料製造業需要更加積極改進。
社團法人台灣食品技師協會理事長曾貽湧指出,若污染的生成量較少,企業可能會認為投資改善之效益不大,因此在沒有更加嚴格規範或處罰的情況之下,部分業者在空污問題的改進上會相對消極。
食品飲料製造業的空氣污染物質從哪來?
食品飲料製造業主要的空氣污染物質為粒狀物(包含懸浮微粒PM2.5)、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VOCs)與臭味,其中粒狀物的主要來源是原料與製程中產生,可透過集塵設備來回收。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則主要來自於鍋爐,VOCs與臭味則從腐敗原料、加工過程、廢水污泥等多種不同來源所產生。
目前政府對於食品製造業空氣污染的管理,係依《空氣污染防治法》及其相關法規之規範,以許可制度控管業者的廢氣排放情形。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空氣污染物質的食品製造業工廠,即是空污的固定污染源,必須先申請固定污染源之操作許可證,將製程、預期排放量等詳細資訊進行登載,環保單位再依登載內容進行查核,確保其空污生成量受到管理。同時,政府也以徵收空氣污染防治費的方式,根據污染的物質、排放量規模進行分級收費,以經濟誘因達到減低空污量的效果。
如何減少空污生成?能源設備需更新升級
曾貽湧表示,目前食品製造業的上市櫃公司多以更新設備、增加改善設施來減少污染物質的排放。例如將燃燒重油的鍋爐更換為較低廢氣污染的天然氣燃料鍋爐,或更換集塵器系統,以改善粒狀物的去除效率等。
以佳格集團為例,其在2016年起逐步汰換使用燃料油之鍋爐,至2019已全面改用天然氣鍋爐,減少重油燃燒生成的污染物質對於環境的影響,並在2021年ESG報告書中揭露硫氧化物成功減量達18.6噸、減量比例達100%。許多食品製造業者亦採取相同措施,例如製油業業者大統益2021年將鍋爐更換為天然氣鍋爐後,硫氧化物排放量減少99.89%、氮氧化物NOx排放量減少70.91%,有效降低排放。
香味也可能是臭味!餐飲業的油煙排放也被列管
日常新聞報導中,不時出現「臭豆腐太臭屢遭檢舉」、「炸雞店油煙受不了」等話題;而根據環保署資料,2021年受理的公害陳情案件中,油煙案件數為1萬8488 件,顯示食物製備過程產生的油煙及氣味確實令許多人難以忍受,而油煙與氣味也正是餐飲業最主要的空污問題。
2022年《餐飲業空氣污染防制設施管理辦法》上路後,全台灣營業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以上或座位數達300個以上且會產生油煙之餐飲業者皆需進行列管,台北市、新北市更將納管餐飲業者擴大範圍。以新北市為例,燒烤業、排餐館、連鎖餐飲業,以及其他營業面積達100平方公尺以上或座位數達30個以上且產生油煙之餐飲業者,全都在列管的範圍之內。
餐飲業者需投資設置 集氣及油煙處理設備
「受列管的餐飲業者須設置集氣系統、油煙處理設備並定期維護設備,確保空氣污染能有效減少,不至影響周遭環境。實際改善的措施則包含可在前段增設不銹鋼或陶瓷濾網、水幕式煙罩攔截大顆粒油煙,後段之管末處理設備則有水洗機、油煙靜電處理機、活性碳吸附裝置等設備輔助去除油煙問題、吸附異味,降低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許多餐飲業者皆依循前述之措施進行改善,例如八方雲集在廠區排放油煙出口增設靜電除塵機設備、活性炭除味箱等設備,減少油煙與味道污染;瓦城泰統集團亦導入水洗式油煙罩、水幕式除油煙機、油煙靜電處理機等設備,以除去異味與油粒。
改善空污人人有責 一起監督能讓業者更好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認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不能只透過環保機關裁罰,這可能會讓業者只求在同一年度不重複裁罰以避開加重罰款,而對於污染問題本身並不積極改善。為擴大對企業的影響力,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提供免費App「掃了再買」的方式,鼓勵消費者共同參與環境污染議題、要求企業積極改善。
陳震遠表示,「掃了再買」App的設置目的是希望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以App掃描產品條碼,就可以得知該製造商是否有環境污染裁罰紀錄,消費者可以選擇無裁罰紀錄的業者購買,或從App內建的聯繫功能向企業發信,要求企業作出友善環境、永續的相關承諾。陳震遠說明目前已有使用者依此收到企業回覆,允諾將持續改善並善盡社會責任,將消費者的監督轉換為進步的力量。
空氣是由所有人共享的資源,當空氣被污染時,所有的人都會承受損害,因此任何人都應更積極面對空氣污染問題,並將這份積極傳達給仍有進步空間的食品製造業、餐飲業之業者。同樣的,業者也應對永續更有責任感,檢視現有不足之處進行改進,讓自身企業不成為空污元兇。一起共同面對空氣污染,才能讓清新的空氣永續下去。
空氣污染
主要原因:
加工原料、製程設備、廢棄物、烹調過程等。
解決方法:
1、增加空氣相關處理設備
2、淘汰易產生污染物質之設備,更換為污染較低者
【本文出自食力Vol.29季刊《迫切的危機-飲食產業的歸零大挑戰》】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不用再燒作物殘枝,植物界的碎紙機來了!農改場研發「履帶式植物殘枝粉碎機」解決空汙問題
▶無人機、AI監控 揪出燃燒稻梗行為!嘉義縣派出人機巡守隊守護空氣品質
▶呼吸真的也會胖?最新研究發現「空汙」可能導致你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