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做半套2/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掉漆 市府聯醫也不賞臉

[FTNN新聞網]社會中心/台北報導

打開「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官網的「醫院美食街專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只有中興院區、仁愛院區登錄,卻不見陽明院區的身影。FTNN調查,陽明院區官網的院區介紹確有「美食街」,院區內也有一家大受好評的咖啡廳,陽明院區卻沒有登錄「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等同自打嘴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尚未登錄「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br>(圖/陽明醫院官網)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尚未登錄「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圖/陽明醫院官網)

此外,衛生局規定超過兩處店面的拉麵店,就必須登錄「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的「連鎖日本拉麵專區」專區,然而,在台北市共有4處店面的隱家拉麵卻沒有登錄。再者,衛生局規定連鎖拉麵店必須登錄所有販售品項,但樂麵屋的菜單上明明有逾十種拉麵口味,卻只登錄三種,無怪乎有議員痛批「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是個「半套平台」

違反「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規定,可依《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論處,經衛生局公告類別或規模的食品業者,應建立食品來源與流向的追蹤(溯)系統及生產履歷等事項,並應加入本市食材登錄平台(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公開食材來源。前項食品業者應建立紀錄的事項、證明文件、單據、查核紀錄、保存時間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衛生局公告。」「違反規定者,得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處罰至改善為止;情節重大者,得逕處6個月以上1年以下停業處分。

有市府官員透露,萊豬事件發生後,「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才推出「肉品專區」。<br>(圖/資料照)
有市府官員透露,萊豬事件發生後,「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才推出「肉品專區」。
(圖/資料照)

事實上,當年「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推出時,只有4大專區(夜市、賣場連鎖店學校及幼兒園),市府並未積極投入,如今的16個專區(包含食品抽檢、日本食品與14類業者)竟是靠每一次食安事件」的磨難所累積!

一名市府官員私下透露,比如萊豬事件發生後,就設置肉品專區,日本核食事件發生後,就成立日本食品專區』。」更令人納悶的是,食安事件不斷的台北市,10年來「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卻只裁罰5件,實在是一種宛如「花瓶」的存在。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食安做半套1/寶林、八方、必比登...通通未納管 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淪花瓶
食安做半套3/寶林案啟示錄 北市砸重金成立「食因性疾病檢驗組」
米酵菌酸太毒!「10縣市」宣布學校營養午餐停用粿條、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