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聞】廚房神器不沾鍋!烹調牢記四大使用要點

內容提供=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金屬材質具有耐熱、耐摔、耐磨、導熱佳等特性,因此廣泛作為烹飪器具與食品盛裝之用途。然而,金屬材質加熱時,經常會與食品產生沾黏問題,因此有不沾塗層產品問世,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不沾鍋」。到底不沾鍋的原理是什麼?如何正確使用?

常見的不沾塗層以聚四氟乙烯(PTFE)材質為主,也就是俗稱的鐵氟龍,是一種耐冷、耐熱又耐腐蝕的聚合物,能抗水、抗脂,避免形成沾黏。早期這類塗層會使用干擾內分泌的全氟辛酸(PFOA)做為生產助劑,因有安全疑慮,環境保護署及國際間已陸續禁用。此外,研究顯示PTFE材質約在360℃才會降解,此溫度遠高於正常烹調溫度,以及高溫烘焙(約250℃)之條件,因此正常使用含不沾塗層產品,並不會有安全性疑慮。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建議使用的過程中,民眾可掌握四大要點,才能用得安全又安心:

1. 避免高溫空燒
高溫空燒會使溫度急速升高,可能導致塗層結構破壞,進而釋放有害物質。

2. 避免物理性破壞
應避免使用金屬器具或銳利之物品加以翻炒敲打,以免破壞塗層表面的完整性。

3. 詳加閱讀使用說明及注意事項
購買時應依說明書正確使用,選購具有完整標示及正常販賣通路的產品,以免買到黑心產品。

4. 定期汰換更新
如發現不沾塗層表面已有剝落、明顯刮痕、變色、不正常凹凸等異常情況,應更換新品,確保使用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