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腦變形蟲案環境檢驗結果 疾管署:最快明天公布

間隔12年台灣發生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死亡病例,北部30多歲女性在親水設施戲水之後,於7月26日發病、6天後死亡。近日已完成個案疫調,確認僅去過新北某室內親水設施遊憩,無其他戲水地點足跡,疾管署今天表示,親水館環境檢驗結果有機會明天出爐。

台灣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會同衛福部疾管署前往採集環境與水樣檢體,由中央疾管署帶回檢體檢驗,將釐清感染源。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台灣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會同衛福部疾管署前往採集環境與水樣檢體,由中央疾管署帶回檢體檢驗,將釐清感染源。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台灣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死亡病例,此案為國內2011年發生首起個案以來第2例。新北衛生局於11日加強查驗泳池戲水業者,5家餘氯不符合標準,現場已輔導業者改善,13日再度前往複驗,餘氯已符合標準。至於個案曾出入的新北市室內親水設施,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接受媒體訪問表示,今天不會有環境檢驗解果,但有機會明天出爐。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熱帶醫學科主任嵇達德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說明,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的初期,與細菌性及病毒性的腦膜炎初期很難區分,常常是在病患死亡進行解剖後,經由腦部病理檢驗或做分子檢驗才發現是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致死。

嵇達德說,一般不用免疫學檢驗是因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病程很快,病患常在7天內死亡,抗體還來不及產生,免疫學檢測不準確。

嵇達德以自己的研究計畫為例,是希望針對水體的生態做出警訊,希望將調查台灣水質的結果作為水質的指標,提供良好的科學證據,來探討水中病原體與環境變遷之間有無因果關係,並發展出警示系統。嵇達德舉例,由於原蟲吃細菌維生,若檢測的水中原蟲越多,可能代表水中細菌越多,水質狀況較差,若知道病原體增加的水源是哪些,例如灌溉水,就可以預先警告。

嵇達德認為一般民眾不用過度恐慌,透過此次事件,呼籲民眾要去了解如何正確使用游泳池及溫泉等娛樂用水,避免游泳時嗆水及將頭泡入溫泉或SPA水中,並避免污染水源,例如進入游泳池及溫泉前要先洗腳再入池,不要將泥沙帶到池中。

責任主編:于維寧

看更多相關新聞
北部女染「食腦變形蟲」發病7天亡 專家提醒「關鍵」在這裡!
「食腦變形蟲」掀恐慌!新北稽查31泳池戲水場所 5家餘氯不符合標準
北部女玩水染食腦變形蟲亡!衛生局曝最新疫調:只去新北一處親水設施
網傳泳池食腦變形蟲案642人有危險? 專家:多數7日內就會有症狀
食腦蟲可怕?更該注意狗狗身上有這種蟲! 國中生抱狗麻吉竟遭「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