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法》推動「全民食育」更進一步了嗎? 2024食育力城市大調查名單揭曉!

撰文=《食力》編輯部

「台灣的農業是全民的農業!愛護這塊土地絕對不是從事農業的人才該做的,而是全民都

該做的。」甫於2024年5月20日上任的農業部部長陳駿季如此表示。在《食農教育法》2022年立法之後,2023年3月農業部已公布「第一期食農教育推動計畫(民國112~116年)」,22縣市政府也應該要成立地方推動會,並開始著手規劃具備差異化地方特色的縣市食農教育5年推動計畫。但地方政府動起來了嗎?

食育五星資優生!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花蓮縣年年入榜

《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自2021年發動調查之後,一路記下台灣《食農教育法》立法前後的推動進程,在「2024年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中,重新盤點既有指標的適切性與更新程度,再加上與第一期食農教育5年推動計畫內涵相關、且有22縣市數據的指標,四大客觀指標從2023年的47項增加為72項(農業與環境從15項增為26項、教育與文化從11項增為15項、健康與營養從14項增為16項、食安與衛生從7項增為15項)。更與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合作調查的問卷中,也扣合5年計畫推動目標,詢問22縣市民、家長團體、營養師及教師對於縣市推廣台灣在地食材、傳承飲食文化、健康促進等各項行動的滿意度。

綜合五大分項的分數後,2024年6月12日公布「2024《食力》食育力城市大調查」結果,宜蘭縣、台東縣、嘉義縣、花蓮縣4縣市始終在五星榜單中屹立不搖,且在分項評比前五名中也榜上有名。例如宜蘭縣是「食安與衛生」第1、「農業與環境」第3、「教育與文化」與「推廣滿意度」皆是第4。台東縣「農業與環境」與「食安與衛生」第2、「推廣滿意度」第3。嘉義縣則是「推廣滿意度」第2、「教育與文化」第3、「食安與衛生」第4。花蓮縣「農業與環境」第1、「教育與文化」第2。長期觀察榜單變化可知,唯有在五大面向評比有平均值以上的表現,進入五星榜就不是難事。

最佳進度和退步獎都落在六都!台中市進步最多躍升10名 台北市掉落9名

六都表現集中在三星與四星,2023年首度擠入五星榜單的新北市,本次評比卻滑落4名、掉至第9名,與爬升10名的台中市並列四星。本屆退步最多的縣市為位居第17名的台北市,比上屆一下子掉了9名。其中排行最末者為台南市,在「食安與衛生」分項排行倒數第4影響最大。

至於本屆進步最多的台中市,過去無論在22縣市或者是六都之中皆落於後段班,但為何本

屆會直升10名、擠入四星更成為六都之首?台中市在「食安與衛生」指標表現較為突出,「食品衛生查驗不合格率​」全國最低、「確實實施追蹤追溯之餐飲業者比例」全國最高。而「教育與文化」指標中的「食米學園計畫之學校比例」排行第3。「農業與環境」指標中,「環境部首惜廚師甄選活動、永續農村農業體驗活動提案競賽獲選數、環境知識競賽決賽得獎數」等指標都位居一二。整體來說在各個指標的表現都有提升,獲頒最佳進步獎當之無愧!

食育推廣須由地方落實 縣市政府應跟上政策進度

本屆亦即第四屆評比,時值中央版本5年推動計畫公布一週年,也是各縣市政府理當提交

地方版5年計畫之時,可惜的是截至2024年5月,僅有桃園市、台南市、花蓮縣、苗栗縣、新竹縣、彰化縣、嘉義市、屏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10個縣市提出5年計畫並完成農業部核備程序。顯見地方政府推動進度仍須再跟上腳步。

從2022年《食農教育法》、2023年《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到目前各界熱烈討論的校園午餐專法,可說是食育的三個支柱。無論是還未起步又或是還在摸索方向,要培養健康營養素養以及穩固在地農漁業與糧食安全,「全民食育」是勢必要走的路,作為最貼近國民的地方父母官,已不能再迴避。

延伸閱讀
【農業與環境】以綠色永續貫穿產地到餐桌!花蓮台東連四年「霸榜」冠亞軍 苗栗大躍進擠入前五!
【教育與文化】食育推動不應只限於學校!彰化縣晉升榜上第一 嘉義縣提升五名進入前三
【健康與營養】正確飲食觀念導正胖瘦不均!新北市奪下健康營養之冠 高雄市翻身直衝首次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