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親子嘉年華在木柵動物園 跟動物明星一起好好吃魚

【民眾新聞-蔡富丞/綜合報導】為了讓吃魚更貼近生活,將正確及永續的食魚觀念向下扎根,農業部漁業署臺北市立動物園首度攜手合作,在6月8日(六)於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2024鱻旅奇緣-鱻境傳說」親子食魚嘉年華。今年特別結合「世界海洋日」與「動物園110年園慶」兩大議題,期望透過更多元的推廣與跨領域的整合喚醒全民,為海洋守護盡一份心力。

圖說:農業部漁業署張致盛署長分享吃魚的好處,鼓勵國人吃魚選在地、減少碳排放,建立永續海洋從吃對魚開始。(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
圖說:農業部漁業署張致盛署長分享吃魚的好處,鼓勵國人吃魚選在地、減少碳排放,建立永續海洋從吃對魚開始。(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

現場結合闖關遊戲、手作魚模型及食魚教育團隊分享等寓教於樂的體驗活動,並邀請大小朋友一同探索及認識園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還有萬花筒劇團帶來具食魚教育內涵的「大魚樂家」音樂劇,搭配超人氣食魚代言人「小魚貓」、愛吃魚的動物明星代表「歐亞水獺」與親子台米苔目哥哥一同唱跳,陪伴大小朋友學習吃魚的好處,分享友善地球的永續食魚選擇。

海洋永續從吃對魚開始  水獺也愛國產臺灣鯛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Awaken New Depths新深度喚醒」,臺北市立動物園積極響應海洋資源永續議題,將今年「生物多樣性」、「探索與發現」等命題與漁業署食魚教育理念與永續精神結合,特別安排於6/8(六)當日提供園區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們「國產魚」大餐,期待藉由這次跨領域的相互理解、關懷與合作,喚醒全民憧憬未來的新深度。

圖說:臺北市立動物園諶亦聰園長與現場親子分享園區吃魚的動物有哪些。(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
圖說:臺北市立動物園諶亦聰園長與現場親子分享園區吃魚的動物有哪些。(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

從6/8至6/10端午連假期間,動物園內還會繼續跟大家介紹海洋永續及水獺相關教育展示,期望透過帶狀的端午限定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水獺的生態習性及其在維持水域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並了解動物園的環境教育及對保育行動的努力,鼓勵更多人參與保護海洋環境。

在活動摺頁設計上也特別介紹了園內愛吃魚的動物明星,像是歐亞水獺、亞洲黑熊、國王企鵝等,藉由認識動物明星都愛吃哪些國產魚,帶領大小朋友建立「永續海洋從吃對魚開始」的觀念,鼓勵國人多吃在地、減少碳排放,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

勇闖「鱻境傳說」揭年度食魚教育活動序幕

漁業署輔導財團法人台灣養殖漁業發展基金會長年深耕食魚教育發展,宣揚民眾正確食魚觀念。為了讓食魚文化回歸家庭與餐桌,自109年起舉辦戶外親子食魚文化活動,將推廣對象擴展至親子族群及一般民眾。

今年分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及高雄夢時代辦理,期盼串聯全臺各地食魚教育團隊,增加相互交流機會。陸續還規劃有全國校園巡迴食魚文化講座,讓學童知魚、識魚、食魚,進而影響家人並支持選購國產水產品;辦理教師及營養師研習活動,透過教案分享、教材教具開發等方式,整合食魚教學資源、培育食魚教育種子教師。

最後,漁業署誠摯邀請家長陪同孩子們體驗多元的食魚文化活動,一起知魚、懂魚,進而愛上吃魚,培養食當季、吃在地的永續精神,並鼓勵全民多多食用優質國產魚類,為健康加分,也為漁業經濟加分!

圖說:食魚代言人小魚貓與動物明星小爪水獺告訴大家吃魚的好處。(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
圖說:食魚代言人小魚貓與動物明星小爪水獺告訴大家吃魚的好處。(圖片提供/農業部漁業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