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不安!高溫溶出上億塑膠微粒

台北市 / 蔡婷育 宋佾璋綜合報導

冬天到了,大家喝熱飲、熱湯的比例越來越高。目前市面上合格的塑膠容器都經過衛福部檢驗,沒有塑化劑超標的疑慮,但您知道嗎?這些高溫的湯湯水水,一旦裝進塑膠容器,還是會溶出上億顆的「奈米塑膠微粒」,目前學界已經證實奈米塑膠微粒會導致動物行為異常,民眾用塑膠製品吃熱食,還是要當心,帶您看今天的真相急先鋒!

塑膠微粒高溫溶出,容器缺標示食安隱憂,上班族的午餐常外帶塑膠袋裝著的熱食回辦公室快速解決一餐,下午茶時間一到,塑膠茶包沖杯熱茶,提神又醒腦,但當心把塑毒喝下肚,毒物科醫師顏宗海:「塑膠這類製品,我們真的不建議民眾拿來裝熱的東西,你沒有辦法保證你吃進什麼東西。」2019年,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發表一項最新研究,當高溫熱水沖泡塑膠茶包,居然會溶解出數十億顆的奈米塑膠微粒,研究人員再進一步對水蚤進行實驗,發現雖然這些動物活了下來,卻出現發育畸形和行為異常,奈米塑膠微粒,到底存在哪些地方,對人體的危害可能有哪些?

我們準備三款,民眾生活中常用到的塑膠製品,喝茶的塑膠茶包、外帶熱食常用的塑膠袋,以及裝熱湯的塑膠碗,送進實驗室做溶出實驗,教授首先以95度的熱水,模擬熱茶熱湯,分別將茶包泡進熱水裡,再把熱水沖進塑膠碗和塑膠杯,經過十分鐘靜置,接著把三款塑膠製品,送進奈米追蹤分析儀實驗室,塑膠製品溶出的熱水,放進儀器經過分析,塑膠茶包釋出33.8億顆的奈米塑膠微粒,相當驚人,塑膠碗釋出25億顆,塑膠袋則是18.6億顆,三款溶出物,都出現大量奈米塑膠微粒的漂移現象。

北醫食安系教授蕭依倫:「我們會發現說,粒徑越小,它的確越有機會被人體動物體所吸收,特別要提到的是,就是我們在測湯碗的時候,是只有50CC的量,但民眾一般喝湯的話,體積應該會更多,所以可能會有更多的微粒被測到。」其實早在106年,食安法第26條就開始規定,塑膠食品容器具應標示品名材質耐熱溫度等資訊,不過民眾外食外帶拿到的塑膠製品,像是塑膠袋,標示通常都已經隨著外包裝被丟棄,根本無從辨別起。

外帶的熱湯常會裝在塑膠袋裡,而市面上的合格塑膠袋材質是聚乙烯,但分成高低兩種密度,耐熱溫度大不相同,要是拿來裝熱湯的材質是低密度的聚乙烯,只能承受70到90度的高溫,剛煮沸的熱湯常常一不小心,就直逼耐熱標準,塑膠容器只要不盛裝超過耐熱溫度的食品,真的就能安心沒有疑慮嗎,我們再進一步到食藥署找答案,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江仟琦:「依照它的耐熱溫度,應該是說不能有一些變形,或是說龜裂的情況,消費者在選購塑膠類的食品容器具的部分,那我們也是提供消費者,看清標示正確使用的一個原則,法規上訂定的耐熱溫度,指的是塑膠製品,在這個標準值以下,不會扭曲變形,不過裡頭釋出了多少化學物質,實在不得而知。」目前衛福部已將塑膠微粒的風險研究送交立法院,但尚未有公開報告出爐,在此之前,對於塑膠製品盛裝熱食,民眾最好還是避免盡量降低健康風險。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明晚開始!獵戶座流星雨和土星木星合月接連登場
不再拿口罩沒轍!NEC成功研發「戴口罩辨臉」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