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渴亂真:卡固高食品模型特展」 科工館展出

歡迎民眾即日起至七月卅一日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二樓咖啡藝廊參觀該特展。(見圖)
歡迎民眾即日起至七月卅一日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二樓咖啡藝廊參觀該特展。(見圖)

▲歡迎民眾即日起至七月卅一日到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二樓咖啡藝廊參觀該特展。(見圖)

食品模型的發展源自於日本,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七年,由製作標本起家的「島津製作所」的西尾次郎運用蠟液所製作的「保健食物的衛教模型」,台灣則是在一九九七年由日本山根師傅領軍的食品模型公司在台成立後,才將行之日本多年的餐飲模型銷售模式引進台灣,造成風潮。

畢業於國立台中商專商業設計科的郭志忠,平面設計美學基礎深厚,在一九九七年的國際食品設備展中,意外開啟了食品模型這一行業的興趣和商機,企圖將起源於日本的食品模型產業推廣至全台,同時從日籍山根師傅完整習得製作食品模型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是當時日本人開拓台灣市場的事業夥伴,也是承接日本食品模型專業技術的台灣第一人。

二○○三年更獲日本國寶級食品模型大師-岩井稔先生的青睞,將食品模型製作的技藝更加精進;二○○八年在日本師傅的鼓勵之下回到家鄉高雄,獨資創立了台灣卡固高食品模型有限公司,從早期食品模型在台灣乏人問津,到協助台灣餐飲業創造百億商機,靠的是深厚的美學基礎與經驗。台灣許多知名國際連鎖餐飲企業所運用的食品模型,都出自於卡固高,近幾年更屢獲各大媒體節目與報章雜誌錄影專訪報導!

在「飢渴亂真:卡固高食品模型特展」的現場,民眾可以看到食品模型製作過程與材料運用,並看到這些美食模型所創造出的有趣文創商品,如排骨飯時鐘、肉片台式夾腳拖、冰淇淋磁鐵、荷包蛋鑰匙圈等;還有許多模型耍特技以趣味的方式呈現,如海嘯炒飯、翻倒珍奶、飛天牛肉麵等,民眾不只可以欣賞各式的美食,還能了解背後製作的原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