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困局理論 何日生倡利他經濟

善經濟核心是利他,但西方經濟學一貫以來主流卻是利己為核心,例如博弈理論出發的「囚徒理論」。但慈濟發言人何日生認為,賽局結果如果是不利任何一方,此理論就會失效,因此他提出「飢餓困局理論」,從利他角度破解其不足。

何日生說,經濟學上有所謂「帕雷托最優」,是經濟學上資源分配達到最理想狀態。過去像是從博弈出發的「囚犯理論」,講的是兩個囚犯分開審訊,如都不供出兩人都可無罪,但因沒有約束,如一方供出一方沉默,則供出者無罪,沉默者承擔所有罪行,因此逼得任一方可能只好先供出。顯示當訊息不明確,理論就失效。

但是寫作《正義,一場思辨之旅》的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曾提出一個利益極大化情境,一工作車失控從斜坡滑下,眼見會撞上一家5人,如果你剛好站在路中間,順勢推一下工作車可以改撞對面的一個人,那是否選擇犧牲1人救5人?

何日生有次見到桑德爾,跟他提出自己想法,說是否駕駛可以自己跳出來,最後一刻把被撞的人撲出去,雖然駕駛可能受傷或死亡,但那是利他,是可以改變情境的選擇。

因此何日生提出「飢餓困局理論」,情境是假設有2人餓了兩周,經過河邊看到有一張餅,河裡有鱷魚,到底是合作好還是對抗好?顯然如果是競爭或僅依賴一人去取,都不會成功,只有互助才是方法。

他說,如果雙方有愛的關係,例如父子、夫妻,就願意犧牲互助,至少可讓1人得利。飢餓困局必須以慈悲的愛為前提,理性與智慧並行。人有能力跳出來,想辦法救誰,敢於利他,至少救1人或2人都活下來,這可以化解西方經濟學上利己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