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論 中美關係縮影

「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在近日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談及中美關係時語出驚人。一時間,大陸輿論譁然,一些官媒和自媒體將這句話轉譯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紛紛對美國的霸道血腥口誅筆伐。在中美關係好不容易止跌回穩的當下,布林肯為什麼突然面目猙獰要「吃」中國?

其實,複盤布林肯的發言不難發現,不少國人恐怕先入為主,斷章取義,過度解讀了這句流行的美國俗語。但這波輿情同時也是中美交惡,積重難返的一個縮影。

《環球時報》社評認為布林肯這句話的中文隱喻就是「不為刀俎即為魚肉」,再翻譯成大白話就是,你要是有實力就在餐桌上吃人,要是沒實力就在菜單上被人吃。該報指出這完全是以實力地位而非規則、道德、法律為準繩的叢林法則,作為美國的首席外交官同時也是職業外交官出身的布林肯,講出這樣的話算是一種失言、失態。該報前總編輯胡錫進痛斥布林肯口出狂言,盡顯美國精英的霸道思維,「華盛頓希望能最終吃掉中國的國運,永保美國霸權的肥壯」。

然而,這句英文俚語的本意並不像中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那樣的殺氣騰騰,而是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你不參與決策過程,那麼在決策中就沒人會考慮你的想法,甚至你可能會淪為別人交易的籌碼。相較赤裸裸威脅他人,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被用於自我警惕,也就是權利和利益都要靠自己爭取,不能消極被動,否則就坐以待斃。

再看布林肯在慕安會上的上下文。當時主持人的問題是美國如何應對中美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盟友這一挑戰。布林肯的回答是拜登政府上台以來一直在努力恢復和重建聯盟,美國確實面臨許多無法獨自應對的挑戰,但美國的優勢是擁有強大的盟友體系。接下來就是所謂「餐桌論」,之後緊跟了一句「因此,重新進行多邊接觸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已經這樣做了。」至於中美關係,布林肯的「競爭-管控-合作」一說中規中矩,既沒有新的善意,也沒有新的惡意。

由此可見,布林肯引發軒然大波的「餐桌論」主要針對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具體來說,川普時期的「退群外交」導致美國主動離開「餐桌」,從而失去了在國際體系中的話語權乃至決策權,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外交要改弦更張,重新回到「餐桌」,再次成為國際體系的話事人。事實上,2022年1月布林肯已經發表過一次「餐桌論」,用意也是加強盟友體系,共同應對挑戰。

表面上看,「餐桌論」風波只是跨文化溝通的一個案例,實質上是中美關係每況愈下的縮影。在美國對華打壓無所不用其極的背景下,批判美國早已是大陸輿論場上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餐桌論」一經報導,許多人下意識裡就是「帝國主義果然亡我之心不死」,然後一同火力輸出,沒有任何耐心檢視事實本身是否準確。中美關係要真正好起來,實在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