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際濕地夥伴網絡亞太地區年會登場 我展現多元保育新力量

首屆國際濕地夥伴網絡亞太地區年會登場,台灣展現多元保育新力量,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榮永續發展新模式備受多國讚許與探詢。(記者李嘉祥翻攝)
首屆國際濕地夥伴網絡亞太地區年會登場,台灣展現多元保育新力量,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榮永續發展新模式備受多國讚許與探詢。(記者李嘉祥翻攝)

▲首屆國際濕地夥伴網絡亞太地區年會登場,台灣展現多元保育新力量,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榮永續發展新模式備受多國讚許與探詢。(記者李嘉祥翻攝)

第一屆國際濕地夥伴網絡(Wetland Link International 簡稱WLI)亞太地區年會在斯里蘭卡可倫坡市登場,參加團隊包含韓國、日本、蒙古、菲律賓、香港、尼泊爾、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德國、紐西蘭、澳洲、英國、台灣以及主辦國斯里蘭卡;台灣團隊於年會中表現亮眼,展現多元新力量,新北市鹿角溪人工溼地巡守隊代表以平均20歲的年紀成為矚目新星,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榮永續發展新模式備也受多國追捧與探詢。

WLI國際濕地夥伴網絡由RAMSR聯合國拉姆薩爾秘書處委請WWT英國水鳥與溼地信託金會建立平台,邀請以濕地教育、保育與經營為主體的政府部門、民間組織單位參與進行多方交流,而RRCEA拉姆薩爾東亞區域中心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執行單位;WLI亞太年會前身為WLI-Asia年會,每2年舉辦一次,2018年台北市為第七屆主辦方。

此次第一屆WLI-AO為整合亞洲地區與太平洋地區的跨區年會,斯里蘭卡為主辦國,可倫坡為主辦市,整個活動在首都可倫坡市Diyasaru Park內辦理,動員多個部會參與辦理,斯里蘭卡首相迪內什.古納瓦德納致開場詞,斯里蘭卡總統拉尼爾.威克瑞米辛赫宴請與會代表並致閉幕詞。斯里蘭卡政府對此次大會的重視,讓與會人員感受該國對濕地相關工作的超強企圖。

2014年臺北市關渡自然公園便開始參與WLI組織,除成為會員外,並於2022年取得該組織星級濕地中心獎肯定。關渡自然公園經營管理單位台北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李昭賢表示,「關渡自然公園經營管理過程接受許多夥伴支持,特別是來自國際的力量,更多交流學習有助於自身與群體的發展,關渡自然公園因為參與WLI獲益良多,也樂於分享給其他台灣夥伴,讓大家的努力被世界看見,也讓我們看見世界。

2023年決定參與WLI夥伴的新北市鹿角溪人工溼地巡守隊,不僅以最快速度通過WLI選拔標準,更在今年第一屆亞洲大洋洲地區年會中派出年紀平均不到20歲的巡守隊員參與。

鹿角溪人工溼地巡守隊主管機關新北市環保局主任秘書陳美玲說,胡秀芳隊長帶領與會的6位青年志工,包含第一屆簡劭丞和林宜臻、第二屆黃郁庭、第六屆陳允謙、第十屆陳允璞和劉昀融,現在是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及剛剛入社會的新鮮人。而現在小學四年級巡守隊已經是第十五屆的學生,不僅在溼地工作上有所經驗,且展現高度熱情與活力,鹿巡的孩子在國際場合上以全英文進行簡報,並且多國代表交談甚歡,展現強大的青年活力,而全程參加完5天高密集會議沒有缺席,表現可圈可點。

2024年加入WLI的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這次展現出永續治理的最佳模式。用實際行動告訴國際夥伴,如何成功達成社會、環境與經濟共榮的永續治理模式。長期經營臺南水雉園區台南市野鳥學會蔡旺詮理事長指出,為瞭解及運作水雉的棲息模式,多年前曾特地至斯里蘭卡取經,沒想到20年過後,結合菱角田的多元模式反過成為各國示範,瞭解怎麼透過菱角田的社區共榮模式來照顧水雉這樣的稀有鳥類,感謝中央、地方及民間等夥伴地支持,整合與創新模式很辛苦,但也很開心可以把台灣模式分享給更多夥伴知道。

大會主席拉姆薩爾東亞區域中心主任、韓國徐昇吾讚許今年最耀眼的就是台灣代表表示,過往關渡自然公園民間與政府共同治理模式已經讓世界眼睛一亮;鹿角溪人工溼地巡守隊所展現的青年世代能力,更是讓人充滿希望的明日之星;而水雉教育園區更是充分表現濕地明智利用與社區永續發展的實踐力。

另一個大會主辦WWT的國際項目專員Connor Waish也當面肯定台灣經驗與能力值得世界學習,認為臺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保護區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成功模式,其努力應讓更多人看到,也期待台灣濕地夥伴可以持續參與WLI夥伴,給予全球濕地保育、教育、與社區共榮等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