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碳權交易」啟動 林修銘:最大買家是一家金控

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圖:證交所提供)
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圖:證交所提供)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22日)啟動第一批國際碳權交易,共吸引27家企業參加首購,以金融業者為最大宗。首批交易量8.8萬噸、總金額超過80萬美元(超過新台幣2500萬元)。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最大買家是一家金控公司,但不便透露是那一家。外界推測最大買家可能是國泰金控,因旗下各子公司都同步採購。

台灣碳交所8月成立,今天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正式宣告台灣進入「碳有價」新紀元。台灣碳交所上架的第一批國際碳權估計有5萬噸到10萬噸,來自亞洲、非洲和南美洲,都是由國際獨立機構黃金標準等認證。今天出席啟動儀式的企業將近30家,涵蓋傳產、科技和金融產業,參與購買者都獲得首購證明。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指出,碳權交易啟動第一天,總共吸引27家企業首購,其中金控業就有14家,公股行庫和大型金控響應熱烈;晶圓雙雄台積電和聯電也在首批認購名單。第一波8萬8520噸碳權,每噸價格落在2.9美元到12美元,交易總金額80幾萬美元。以其他國家如新加坡碳權交易所來說,首發是售出1萬多噸碳權。

首批買家之一的兆豐金控總經理蕭玉美表示,面對國際永續趨勢,兆豐集團將運用碳核算金融聯盟方法學盤查範疇三投融資碳排放,偕同子公司訂定投融資減碳行動策略,藉由客戶議合發揮綠色金融綜效。

看更多相關新聞
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台積電、鴻海等近30業者有意「搶頭香」
我國碳權交易平台啟動!特色、規則一次看
碳權交易所總座:未來…碳交所會比證交所多
歐美碳交易制度成熟 亞洲各國緊追
碳交所啟動首批碳權交易 宣告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