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二戰懸疑《聽海湧》拍攝插曲 水車司機「1段話」更令劇組感受歷史的重要

《聽海湧》黃冠智(右)在劇中為管理戰俘賞對方巴掌,為此在戰後必須接受審判。(公視提供)
《聽海湧》黃冠智(右)在劇中為管理戰俘賞對方巴掌,為此在戰後必須接受審判。(公視提供)

臺灣首部二戰懸疑《聽海湧》將於8月17日在公視首播,昨(27)日晚間在台北電影節舉行亞洲首映後,登上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即時榜第2名!《聽海湧》前導預告中曝光戰俘營中無論是戰俘或監視員皆受到無情對待,吳翰林為了飾演戰俘監視員,開拍前特別去助曬,「拍攝過程中也繼續多曬太陽,希望讓自己看起來更黝黑。」另外,該角色必須在缺乏糧食的狀況下和戰俘們一起從事勞力工作,也不能看起來太魁梧壯碩,因此他接下角色後開始進行體能訓練,在劇組也會和黃冠智、施名帥以及日本演員伊吹、松野高志一起去健身,「想練的更精瘦一些。」

3款前導海報則展現《聽海湧》想傳達的3種意念,一款是象徵承諾與羈絆的海蝕洞,另一款是讓人感到恐懼的絞刑台,設計師林旻錡說:「手槍是壓迫,絞刑台是審判,象徵站在絞刑台上的士兵身處進退兩難的處境。」黃冠智在劇中飾演的戰俘監視員,因對戰俘有不當對待並且有殺害戰俘之嫌,被迫站上國際法庭受審,他表示角色們其實堅信自己的行為沒有錯,「打戰俘是為了維持紀律。」未料戰後立場交換,戰俘監視員在澳洲軍官前成了戰俘,黃冠智感慨:「受到的待遇真的有比較好嗎?一個巴掌被判10年甚至絞首刑。或許沒有誰對誰錯,所有人都是戰爭底下的犧牲者。」

還有一款是一棵高聳入雲的椰子樹,設計師林旻錡表示,椰子樹代表離鄉遠赴南洋,「海在其中連結對家鄉的思念,船代表著希望卻又是無止盡的等待。士兵站哨望著海,聽著海拍打著岸邊的聲音,代入家鄉海湧聲,不盡的思念湧現。」北婆羅洲的椰子樹對《聽海湧》來說是很獨特的意象,劇組在田野調查時造訪北婆羅洲,發現要在臺灣重建南洋戰俘營並不容易,因為當地的椰子樹比臺灣椰子樹高3倍!

《聽海湧》劇組為在臺灣還原南洋戰俘營費盡苦心,甚至引水種植南洋植栽。(公視提供)
《聽海湧》劇組為在臺灣還原南洋戰俘營費盡苦心,甚至引水種植南洋植栽。(公視提供)

因此,除了部分原始森林與野生動物遠赴北婆羅洲實地拍攝外,為在台灣也能還原南洋風貌,劇組親自在片場栽種熱帶植物,但場景用地不僅是黃沙土,底下還佈滿了紅磚,使得水分難以滲透和保持,美術指導李薇甚至不得不帶領團隊在周圍挖溝渠並鋪設水管,再定期請水車來灌溉,才能確保植栽能夠順利生長。美術指導李薇還透露了一個有趣的插曲,定期前來灌溉的水車司機看到場景一步步成形後,詢問劇組是否在拍攝戰俘營的故事,水車司機表示:「 因為我阿公就是那時候去南洋、被抓去當戰俘監視員的臺灣人!」這段意外的對話讓他們驚訝不已,更感受到這段歷史對許多臺灣人的重要性。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專程去日本狂練日文買即期品果腹 黃冠智入戲太深讓施名帥難以招架
黃冠智主演二戰劇集《聽海湧》感覺「被拋棄」 靠這招回到現實
《誰是被害者:第2季》《塑膠花》《聽海湧》話題台劇 台北電影節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