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開先例!專利權終於可以融資了 三家新創公司借到2500萬

工研院攜手台灣中小企銀、信保基金,首度以「無形資產評價」的方式獲得銀行融資,目前已有三家新創公司用專利成功取得貸款,合計共獲得2500萬元融資。(攝影/葉佳華)

無形資產評價融資在台灣談了超過十年之久,終於有了重大突破!工研院首度攜手台灣中小企銀、信保基金,以「無形資產評價」的方式獲得銀行融資,目前已有三家新創公司用專利成功取得貸款,總金額為2500萬元。且第二波的融資正在進行評價,協助以專利融資創業圓夢。

三家新創公司獲得2500萬融資,台企銀率先響應

目前包括亞拓醫療器材、博信生物科技以及瓏驊科技三家新創公司已通過無形資產貸款,合計獲得台企銀共2500萬的融資貸款,期限在5到7年之間。

過去台灣的傳統銀行,通常要有土地、廠房設備做為抵押才能貸款,但對於新創業者來說,最大痛點是沒有廠房設備,而手上最值錢的就包括專利、國際認證等「無形資產」,只是在沒有擔保品的情況下,業者很難借到資金。

因此,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由工研院首度攜手台企銀、信保基金等「鐵三角」,為新創業者提供融資機制。工研院負責專利技術的評估審核、出具具有公信力的評鑑報告;台企銀則參考工研院評鑑報告或外部鑑價公司提供融資;並由信保基金提供8~9成信用保證,補足企業擔保不足的問題。

台企銀副總經理張志堅指出,針對無形資產融資,目前台企銀已備妥20億元承作,且針對每一家企業申貸上限訂為1000萬元、利息落在3%以下。未來若企業賺錢,銀行可分潤貸款額度的千分之3。也就是說,若企業貸款1000萬元,等到未來獲利後,每年要分潤給銀行3萬元。

「我們給的利率真的很低,因為風險其實滿高,我們收不到3%。」張志堅說,一般中小企業因為經營一段時間、具有一定規模,且財務報表及資產結構相對穩定,但相對來說,新創公司或是初期營運的小微企業,市場規模仍具有不確定的風險,目前利率約落在2.8、2.9%,與一般中小企業相比利率落差不大。

專利有沒有融資價值,就看市場面、專利面及權利面

至於如何評估專利技術的「價值」值多少錢?專精於智慧財產權超過20年的工研院技術移轉與法律中心執行長王鵬瑜則指出,主要以三大面向:市場面、專利面以及權利面。

王鵬瑜進一步解釋,第一個「市場面」,市場賣得好的技術不見得是諾貝爾等級的發明,因為成本可能很高或是市場上還沒有需求,因此「市場上的需要」是否符合技術,這會是很大的評估重點。

另外,一個好的創意或是研發如何將它寫成好的專利,法律文件就是「專利面」的功夫;第三個則是「權利面」。王鵬瑜說,新創業者可能idea很好,可是市面上可能已經有一堆人正在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如何在這麼多專利的紅海當中,評估專利權的權利價值有多高,這也是一項評估重點。

無形資產融資停滯超過十年,台灣得加緊腳步

只不過,談到無形資產融資,業者卻有很深的感觸。其中,已獲得美國多項專利認證的亞拓醫療器材董事長洪偉禎則以自身經驗表示,公司曾經在拿到美國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之後,向台灣的商業銀行銀行申請貸款,但最後卻四處碰壁,「因為銀行也不知道它值多少錢」,紛紛不願意承擔未知的風險。透過這次無形資產融資專案才首次能與銀行成功往來。

王鵬瑜也忍不住感慨,無形資產評價早已不是新議題,但台灣卻停滯了超過十年。他說,自己十幾年前赴美工作時,就已經聽見市場上要推無形資產融資這件事,但直到四年前回到台灣,卻是一件個案都還沒開始啟動,「大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卻一直沒有人能完成。」

「台灣不是資金不夠,但是台灣的資金市場跟科技市場的結合度還有一大段距離。」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也指出,自己從2018年從美國回台之後,最大的感觸是,台灣的資金市場並沒有有效地流入科技市場,造成國內投資、經濟無法永續成長;反觀,在美國矽谷以無形資產經濟產業取得融資、獲得創投投資早已行之有年。

劉文雄說,「不是房子才能抵押貸款,一個想法、一個專利一樣能抵押貸款。」期望透過無形資產貸款的方式,協助更多台灣的新創公司發展。

更多信傳媒報導
翹掉G7氣候會議 川普理直氣壯「我才不會為了風車放棄能源」
宣明智、黃顯華力挺郭台銘選總統 但這兩位大老卻斷言:他不可能出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