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風情/當個高幸福感港人 遙不可及

人們幸福感與收入的關係,早就是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課題,香港也有機構做此調查和研究,周五有了公布,說家庭月收入超過六萬港元(約廿五萬台幣)的港人,幸福感可能較高。此調查研究成果,可能會令眾多港人沮喪,因為幸福感變得遙不可及。

作家庭幸福感調查研究的,是「賽馬會智家樂計畫」,他們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訪問逾四千五百名十八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

調查結論主要有四大特點,成為「高幸福感港人」的可能性較高︰即家庭月入達港幣六萬元或以上(百分之七十三點七);受過專上教育(百分之六十三);擁有自置物業(房產,百分之六十三點二);女性(百分之六十點四)及較年長的人士(百分之六十四點二)。

香港政府正好也公布去年香港家庭收入數據,說香港去年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三萬港元,中位數即平均數。

今年五月港府公布今年首季更具體的數據,一人家庭的每月收入中位數是一萬港元、二人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是二萬二千七百港元,下面還有三人一直到六人家庭,平均下來中位數還是三萬港元。

也就是說,不論是去年的住戶入息中位數,還是今年首季的住戶入息中位數,都顯示香港二百七十萬戶家庭,入息收入只有三萬港元,僅幸福感調查計畫家庭月入要六萬港元的一半。以粗線條計,中位數統計的意思是,可能有半數家庭都達不到月入三萬港元。

如此算來,香港家庭要有幸福感是不大容易的。找個肉眼可見的原因,是住在香港如此的艱難。最近公布二○二四年度國際住宅負擔能力報告,香港連十四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雖然香港樓價大幅下跌,去年的負擔比率由十八點八倍,下降至十六點七倍,仍相當於家庭需不吃不喝十六點七年才能置業(購屋),那太不易了。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日本獵奇「乳頭酒吧」!1200元起美女陪酒合法摸胸 須嚴守3大規則
長太精緻!日本美少女「完美到被誤認AI」意外爆紅 本人公開真面目
台大醫申請入學「棄英改社」 名醫校友指另1科也該改:避免天才全擠窄門
前夫外遇她背巨債!白家綺再曝「不堪際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