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掛骨科要等3.75年;剖腹產要花台幣48萬

今年的8月中旬,《遠見》記者走入香港北區醫院,醫院裡一如往常繁忙,但牆上張貼的一張醒目放射科預約檢驗排程,卻讓首次到香港醫院的台灣人感到驚訝。預約超音波檢查的病患需要等44個月,乳房攝影稍微快一點,也要25個月。

不管是香港人或在港的台灣人說起看病這件事,只有「搖頭」兩個字。

香港的公營醫療採專科分流制度,所有病患一開始只能看普通科,如需進一步診療,醫師會開轉介信,建議病人去看哪個專科,病人可自選到哪家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排隊,但無法指定醫師。

轉介信通常會先由護士甄別,再經相關的專科醫生覆核,分為緊急新症、半緊急新症和穩定新症三種,新症就是第一次看該專科的病人。

只要上香港的醫院管理局網頁,就能查到各區公立醫院、各專科的輪候時間表。遠見記者上網查詢,發現從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這一年間預約的新症,已排到數年後了。

每個地區的公立醫院、每個專科門診的等待時間都不同。

通常,緊急新症要等一星期左右,至於穩定新症,幾乎是遙遙無期了。八個專科中,以兒科等候時間最短,但各區醫院最長仍要等12至57個星期不等,其他科別統統超過50個星期以上。以港島西公立醫院的骨科為例,最久要等195個星期,相當3.75年才能初診,假設剛好有一名國中新生發現自己骨頭有一點問題,經轉介後,得升上高一才看得到醫師;而九龍東的眼科門診最長要等157個星期。

漫長的看診等待,成為香港人夢魘

穩定新症就是第一次看診且症狀穩定,沒有生命危險的病人,例如大便出血之類的,可能會被放在穩定新症裡,但大便出血有可能是痔瘡或大腸癌,過去香港就曾發生過延誤醫治的案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曾接手過一個誤判案例,這位病患看私人醫院時,被醫師懷疑是肝癌,拿了轉介信到公立醫院掛專科門診,信中雖有陳述肝有陰影,並無特別寫「緊急」二字,待醫院分流後,病人等了八個月才初診,一檢查癌細胞已擴散,後來半年內離世。

漫長的看診等待,已成為香港人的夢魘。曾有一位四歲幼兒,被幼稚園老師發現異常,建議家長帶去看病,當媽媽拿了轉介信要去排專科門診時,卻被告知要先經評估中心評估,才能看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結果排了18個月才到評估中心做檢查。

一位香港外商銀行的資深副總經理Chris分享他同事的真實故事。他父親被判定是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癌症患者,到公立醫院排隊等化療,大約要等3至4年。「同事只有兩個選擇,轉往私人醫院,但費用很高;不然就是繼續等,但沒人知道病情會如何?」Chris嘆口氣說,「台灣人真的太幸福了,在香港感覺是有錢有命,沒錢就沒命」。

去年10月,有位老婆婆全身起紅疹,拿到轉介信去掛皮膚科,被告知要排到明年四月才能初診。她受不了,跑去看私人醫院,總共花了2萬台幣,終於治好皮膚病。

香港婦女生孩子幾乎剝掉一層皮

公立醫院不僅專科門診排隊要排好幾年,想掛個普通科都不容易,香港規定不能現場或網路掛號,僅能用電話語音掛號,系統每小時會更新名額一次,但想掛到號碼,得很有耐心一直打,上班族根本辦不到。很多NGO還特別提供幫老人掛號的服務,例如7點59分59秒就要搶撥電話進去。

今年24歲的上班族張文星前陣子發高燒,打了三、四天電話都掛不到,「等掛號都等到自然康復了,也不用看病了。」他無奈地說,雖然去年電話系統從一天兩次改為每小時更新一次,但看診名額不足,根本於事無補。

如無法等候看病,唯一選擇就是去私人醫院。多數小症狀,花1200至2400元台幣,看私人診所普通科,可以拿三天藥,但如果要看私人專科醫師就要花大錢了。

圖/香港醫療體系長久以來的結構性問題難以解決。

身為台灣人的Chris有切身之痛。他8月初回台灣幫爸爸過父親節,全家開心吃海鮮慶祝。隔天回港後,他出現血尿,到私人診所花4800元台幣照X光,醫師說看不清楚,開轉介信讓他到私人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醫師診斷後告訴他要照超音波和MRI(磁振造影),費用4至5萬港幣(約16至20萬台幣)。他二話不說,隔天馬上買機票回台灣看病,連同來回機票費、健保檢查費不到1萬元台幣。

對香港新婚家庭來說,生孩子幾乎要剝掉一層皮。35歲的香港中學老師Samantha說,婦女一發現懷孕就要趕緊去私人醫院預約產房,如果順產3天2夜是8萬多港幣(約32萬台幣),剖腹是12萬港幣(約48萬台幣)。

經濟條件較好的人會買保險,但未必完全給付。前陣子,Samantha的朋友罹癌,手術、住院、化療總共花82萬港幣(約328萬台幣),醫療險僅給付30萬港幣(約120萬台幣),最後被迫賣房子醫病。

相比私人醫院高昂的費用,公立醫院住院每晚僅480元台幣,即便8人住一間,病床占滿通道、走道,環境不佳,民眾寧可等下去。

當看病時間愈拉愈長,尤其香港自九七回歸後至今,來港的內地新移民達到百餘萬人,社會也出現「新移民占用醫療資源,看病更加困難」的聲音。但長期研究醫療議題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用數據證明主因不是新移民,而是長久以來難以解決的結構性問題。

香港醫療四大瓶頸難以突破

他點出醫療四大瓶頸。一般民眾習慣到公立醫院看病、有錢人或有保險的人到私人醫院看病,但近九成的住院與急診業務全落在公立醫院身上,全港有3萬2500張床,其中2萬8000張在公立醫院,私人醫院僅4500張床。公私立醫院資源無法整合。

第二是醫護人員不足,總計1萬4000名醫師,約四成在公立醫院服務,根據港府2017年公佈的醫療人力規劃報告,當時就預估未來10年,全港醫師缺額將達到1000人。現時公立醫院已欠缺近400名醫師,未來情況只會更嚴重。

公立醫師不足,卻要服務眾多病人,更拉長專科看診、檢查時間,從一年變成三年。彭鴻昌說,「病人排隊等看病、等手術、等病床,就是等等等,等待的過程很可能讓病情惡化。」

第三是醫療資源缺乏,全球醫療支出平均占GDP9%,香港為5%,其中,私立醫院就拿走2.5%,公立醫院設備不足且無法更新,平均232位港人擁有一張病床。

圖/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

加上人口老化讓醫療問題更加雪上加霜。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馮康指出,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將由現時約15%急升至2036年的31.1%,每3.2人有一位老人,各種慢性病也增多了,更加大醫療負擔。

四大瓶頸讓民怨愈積愈深。馮康指出,政府正從醫療體制裡做一些改革,例如公私營合作,補貼私營醫師承接基層醫療,提供白內障手術、洗腎等服務。今年4月,政府也鼓勵民眾投保自願醫療保險,由私營保險公司承保受規範的醫療保險計劃,預計明年10月啟用的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會有一些病床為自願醫保的投保人提供服務。

不過,這些改革都很難立竿見影,彭鴻昌坦承,四大瓶頸難以突破,香港醫療問題非常棘手。

看來,醫療與高房價問題同樣嚴重,將持續成為香港人「不快樂」的主要來源。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