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奧運劍后論文爭議與社會矛盾

香港選手江旻憓在巴黎奧運獲得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如今卻因論文而陷入政治爭議。(圖:取自臉書)
香港選手江旻憓在巴黎奧運獲得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如今卻因論文而陷入政治爭議。(圖:取自臉書)


每一次的奧運,都是各國民眾身分認同最高漲的時刻,大部分的人都會在這些時候更留意本國運動員,更致力為這些健兒打氣,希望可以看到自己的國家能夠在最頂尖的比賽上留下一面獎塊。在這次的巴黎奧運中,香港的女子重劍(台稱鈍劍)運動員江旻憓(Vivian Kong)成功為香港贏得一面金牌,而這位在國際劍擊賽場上為香港贏得無數榮譽的運動員,最近卻因為她在碩士論文中的政治立場而陷入了一場爭議的漩渦。這場爭議不僅牽涉到她個人,更折射出當前香港社會在政治和價值觀上的深刻分歧。

一切由碩士論文曝光開始

剛勝出時還沒有傳出其個人方面的傳聞,還一直在說她文武全才,長春藤學霸加上奧運金牌,滿滿香港拼搏精神之類,直至她在2021年於北京人民大學提交的一篇碩士論文曝光,突然間事情就來了一個180度的大反轉。江旻憓的碩士論文主要探討了「一國兩制」政策在香港的實施及其影響。在論文中,她明確表示支持「一國兩制」,認為這一制度是維護香港穩定和繁榮的重要框架。她的觀點是,香港應該在「一國」的前提下,保持高度自治,以確保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一立場與北京政府的官方立場高度一致。

此外,江旻憓還對近年來的香港社會運動提出了批評,特別是針對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她在論文中指出,這些社會運動對香港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僅未能實現運動者的目標,反而加劇了社會的對立,對香港的經濟和社會穩定構成了威脅,更認為這些社會運動所引發的混亂和不安,最終傷害了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論文中更進一步討論了香港年輕一代的國家認同問題。江旻憓認為,香港年輕人對中國的認同感在過去幾年中顯著減弱,這一趨勢對香港和中國的長遠關係是不利的。她主張應該通過加強國民教育,來增強香港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同感,以此鞏固「一國兩制」的基礎。

支持與反對

江旻憓的論文一經公開,立即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支持者和反對者的聲音在香港社會中形成了鮮明的對立。支持江旻憓的聲音主要來自親政府陣營及一些理性分析者。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要支持者,她公開表示江旻憓的學術立場應該受到尊重,並強調個人在香港應該擁有表達不同政治觀點的自由。葉劉認為,江旻憓的論文是基於理性分析和學術研究的結果,而不應該被政治化攻擊。同時又指出,江旻憓作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她的成就不應因其政治觀點而受到抹煞。總體而言,親共勢力統一對江旻憓表示支持,認為她的論文觀點符合香港和中國的整體利益。

然而,有支持就一定有反對的聲音,可想而知,反對聲浪來自香港的民主派及其支持者。江旻憓這些表現的立場明顯是為北京政府的政策背書,與香港市民長期以來爭取民主和自治的努力背道而馳。當中特別是那些曾參與或支持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人士,對江旻憓的論文更是感到憤怒和失望。他們認為,江旻憓的觀點忽視了香港人在面對壓迫時的抗爭歷史,也淡化了社會運動中體現出的公民勇氣和對自由的追求。江旻憓對年輕一代國家認同的看法是一種對香港文化的同化企圖,令人擔心這種強化國民教育的主張將進一步削弱香港獨特的文化身份,並助長對不同聲音的壓制。

爭議的背後

江旻憓碩士論文引發的爭議,反映了香港社會當前的深層次矛盾。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香港社會對於中國內地的態度一直存在分歧。隨著近年來政治氣氛的變化,這種分歧變得更加尖銳。坐擁奧運金牌的江旻憓,其個人觀點與延伸出的學術研究成為了這一矛盾的縮影,是次事件突顯了香港社會在後反送中運動中面對不同聲音時仍然充滿張力和挑戰。運動與政治從來都是息息相關的,從之前說過香港政府的體育洗白開始,到是次江旻憓由「香港之光」到成為香港馬會的助理經理為止。這場爭議並非僅僅關於江旻憓個人或她的論文,而是更廣泛地涉及到香港社會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以及在「一國兩制」下如何平衡自治與國家認同的問題。江旻憓的經歷提醒我們,香港的未來將在這種矛盾和討論中逐步展開,而這也正是當前香港所處歷史階段的一個真實寫照。

作者》關山月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