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戲劇的「King Sir」 鍾景輝 不只是最佳男主角

香港戲劇的「King Sir」 鍾景輝 不只是最佳男主角

人物小檔案

◎ 美國奧克拉荷瑪浸會大學演講及戲劇系學士,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香港浸會學院全職及兼職任教2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工作16年,擔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創院院長18年。

◎ 八度獲得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獎和四度獲得最佳導演獎、香港藝術家年獎舞台劇獎、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戲劇成就獎和終生成就獎、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銅和銀紫荊星章、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頒發萬千光輝演藝大獎、世界傑出華人及美國哈姆斯頓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香港演藝學院榮譽戲劇博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大學院士、傑出領袖(教育/文化組)獎、香港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貢獻獎、萬寶龍國際藝術大獎等。

◎ 現任香港戲劇協會會長、香港話劇團藝術顧問、香港藝術發展局戲劇藝術顧問、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團顧問等職。

香港週—中英劇團《相約星期二》

10/9~10 19:30 新北市 臺藝表演廳

INFO www.hongkongweek-taiwan.hk/

人稱“King Sir”的鍾景輝,其實早在中學時就是「最佳男主角」了!當年還是學生的他,就以《丟落的禮帽》和《史加本的詭計》連續獲得兩屆教育司署校際戲劇比賽的最佳男主角殊榮。高三那年,他更以導演《話柄》一劇,榮獲冠軍。而他也因此期望能在中學畢業後,攻讀戲劇。可惜香港當時並無戲劇教育,他只能出國進修——先到美國的奧克拉荷瑪浸會大學(Oklahoma Baptist University)唸演講及戲劇系(Speech and Drama),其後再到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取得碩士學位。一九六二年,學成返港,他也就此開展日後為香港劇壇耕耘的五十多個寒暑。

引進西方劇作 為香港劇壇奠定根基

回望當年初返港時的香港劇壇,鍾景輝表示,當時香港的戲劇表演只限於學校的戲劇活動,又或偶爾由明星組成劇團或業餘劇社演出。不過,他覺得香港戲劇發展愈慢,反而讓他在香港發展戲劇和貢獻劇壇的空間愈大,「我不擔心維持生計,即使醬油佐飯也沒問題,只要能讓我演戲我就開心了。」讓人深深感受到鍾景輝對戲劇的熱誠。

當時有個「香港業餘話劇社」,應香港第一個電視台「麗的映聲」之邀,每星期現場演出半小時話劇。鍾景輝這位耶魯戲劇系畢業生立即被邀請加入劇團。他的戲劇專業終於派上用場了!他差不多每次均擔任翻譯、導演或男主角,為六○年代的電視觀眾介紹了不少名劇。

當年香港的編劇甚少,鍾景輝熟悉西方劇作,在六○至八○年代屢屢將優秀的翻譯劇介紹給香港觀眾,更大量引入美國近代著名的劇作家,如阿爾比(Edward Albee) 、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亞瑟.米勒( Arthur Miller)、 桑頓.懷爾德(Thornton Wilder)等。「我一方面填補香港劇本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觀眾欣賞到外國劇作家的作品是何等優秀。」鍾景輝說。

除了美國劇本外,鍾景輝從外國引到香港的還包括荒謬劇。當然,荒謬劇在今天並不新鮮,但於七○年代在香港上演阿爾比的《動物園故事》,可說是非常前衛。到了八○年代,鍾景輝為香港話劇團導演了香港首個以粵語演出的百老匯音樂劇《夢斷城西》West Side Story(台譯《西城故事》)。當時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因為大家都不確定以粵語演出原文是英文的音樂劇是否可行,但鍾景輝以無比的信念製作了《夢》劇,在三個月內重演兩次,共演了十九場,釋除了大眾的疑慮。

將《夢》劇搬上舞台的是香港話劇團。話劇團於一九七七年成立,成立之前,香港大會堂的經理陳達文曾徵詢鍾景輝的意見,問他香港政府是否應該成立話劇團。鍾景輝的答案不但是肯定的,還加上一句:「香港早就應該擁有自己的劇團了!」頭六年,香港話劇團並沒有全職藝術總監,鍾景輝以藝術總顧問的身分為話劇團編排劇季和給予藝術指導,並且執導了無數齣好戲。之後,他雖然有不同的正職,但其中有廿多年仍身兼話劇團顧問,近年更與台灣的賴聲川和北京的林克歡組成最強的「中港台顧問團」,為話劇團給予藝術指導。

從事多年戲劇教育 無數人才從此出發

不過,若說到他在戲劇界最重要的任務,鍾景輝認為是在香港演藝學院擔任劇學院院長的十多年戲劇教育工作。其實他自六○年代已經開始在香港浸會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的前身)兼職教授戲劇科,廿三年從無間斷。能夠身體力行堅持了這麼多年的教學工作,除了對戲劇擁抱著無限熱誠外,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原因可以讓他在一千多個週末走進教室,將自己對戲劇知識傳授給一班對戲劇並無太大認識的年輕人。

回首香港戲劇這數十年來的發展,鍾景輝認為即使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下去,但已可算是在萌芽的階段,尤其是演藝學院的戲劇學院在八○年代成立,是香港戲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當時很多人批評戲劇學院是象牙塔,我的回應是:『我們要看的不是學生畢業後立即的表現,而是很久之後的成績,甚至可能會是遠至卅年後的事情。』」今天,戲劇學院的學生已經成為香港劇壇的接捧人,大部分的劇團都是由他們成立,香港的大小演出、台前幕後各崗位,均有演藝學院各學院的學生參與。

加入電視界推展戲劇 舉辦訓練班打造明星

鍾景輝不但在香港劇壇貢獻良多,對電視界也影響深遠。「我從耶魯大學回港後,深感香港戲劇的發展始終緩慢。同時,我覺得香港不久便會有無線電視出現,因為這是電視的發展方向,而電視行業在香港是應該很有潛力。」基於這份信念和遠見,鍾景輝在一九六五年前往美國紐約大學唸了十個月的電視課程。一九六七年,香港第一間無線電視台出現,鍾景輝應邀出任高級編導,四個月後擢升為節目部經理。身為戲劇愛好者,鍾景輝自然將戲劇引進電視界,他的「電視劇場」專門製作來自中西方的經典話劇,如西方的《少奶奶的扇子》,中國的《雷雨》、《我愛夏日長》、《家》等,他希望將優秀的舞台劇作品介紹給香港觀眾,以提高他們的觀劇品味。「電視劇場」大受歡迎,至今我仍有不少朋友說他們對這些劇集記憶猶新。後來,鍾景輝推出改編台灣和香港小說的「一三五劇場」,如將瓊瑤的《星河》拍成電視劇。這些劇集大受歡迎,但只有星期一、三和五播映已經不能夠滿足觀眾,所以鍾景輝便推出「翡翠劇場」,一週五晚播劇,包括瓊瑤的《煙雨濛濛》、《船》和《心有千千結》、於梨華的《變》、華嚴的《智慧的燈》和《片斷》(小說原名《七色橋》)等。七、八○年代的香港電視劇主題曲紅遍整個東南亞,原來第一首電視劇粵語主題曲〈煙雨濛濛〉正是由鍾景輝策劃,而該劇亦是由他監製。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鍾景輝在七○和八○年代,分別於無線電視和麗的電視創辦藝員訓練班。這個持續多年的培育計畫,讓香港演藝界的銀河自此不同——增添了許多巨星,如﹕演員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梁朝偉、黃秋生、萬梓良、甚至是導演杜琪峰、林嶺東……等。都曾受其影響。

一個角色演八年 平靜演繹讓觀眾思考

這次中英劇團來到台北演出《相約星期二》,劇中的教授Morrie一角正是由鍾景輝飾演。這齣改編自美國暢銷小說Tuesdays with Morrie的舞台劇首次在香港上演時是二○○七年,到今年已經是第十四次演出。在頭七次演出中與鍾景輝演對手戲的是中英劇團的演員盧智燊,之後的七次則由電視演員陳國邦接棒,「(盧智燊、陳國邦)兩人都是戲劇學院的畢業生,我與他們沒有溝通問題。他們各有長處,而我也能感染到他們的年輕活力哩!」鍾景輝笑著說。

一齣演了八年的劇,今日的鍾景輝在塑造Morrie時,是否會與當初有所不同?「初演出時,我也有些擔心:全劇兩個多小時,只有兩人在談話,能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呢?由於擔心不能抓緊觀眾的專注力,所以在淚水方面我用多了些。」鍾景輝的回答展現他幽默的一面,卻差點叫我笑得掉淚,「雖然劇本本身有不少笑點讓觀眾舒緩感傷的情緒,但我始終覺得眼淚過多,太過煽情。於是,我改用一種以內心與Mitch平靜對話的方法,希望用思想改變他對人生的看法。」這種改變不但能夠抓緊觀眾,出來的效果甚至更佳,令觀眾在理性而非感性、平心靜氣的狀態下聆聽兩位演員的對話和思考。

「這種演法更加適合知識分子的品味,觀眾都很願意細心聽我們的台詞。」鍾景輝說,「《相》劇的每節內容討論的主題都與我們人生的經歷有很密切的關係,例如Morrie說:『你不要怕老,否則你會很不開心,因為你一定會老。』這句話已經讓觀眾有所思考。又例如他說:『如果你明白死亡,那就懂得怎樣去生活。』因為當你知道自己隨時會死亡時,你就會更加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平時這些想法可能只在他們腦海中一閃而逝,但這一晚,他們會更願意思考,對這些問題想得更明白。」

鍾景輝指出,每次Morrie和 Mitch見面總有亮點,亦總能牽扯了某些觀眾的神經。「全劇根本就沒有劇情,亦完全沒有事情發生,整齣劇只是Mitch腦海中行動的轉變,卻讓他明白生存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若觀眾在師徒兩人討論時,心靈上能與他們同在的話,便會有很大的收穫,這正是《相》劇的意義。」

經典好戲巡演不斷 久違後訪台興奮期待

當我問鍾景輝演繹Morrie一角可有特別感受時,他凝神了一會,才微笑道:「二○○七年首演時,我七十歲;八年後的今天,我七十八歲,正好到了Morrie的年紀。他的思考在很多層面上都感染了我,讓我自省。我的思想與他愈來愈接近,使我愈來愈同意他的想法。」

除了演繹有變動之外,為了方便巡迴演出,《相》劇的布景也更換了。此劇至今曾到過澳門、北京、廣州、洛杉磯演出,這兩個月劇組更是馬不停蹄,九月份在多倫多和溫哥華演出後,十月份即與台北的觀眾見面,之後再趕回香港重演。

提到將到台北演出,鍾景輝很興奮。原來他自七○年代到過台灣之後,竟然未再踏足寶島!「我與台灣的戲劇接觸不多,大概只限於觀看『華文戲劇節』的台灣代表演出。當然,我也欣賞過金士傑的《相》劇版本。所以我非常期待是次演出,可以與台灣的觀眾見面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