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派「47人案」:回顧國安法最大規模案件中的人和事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案即將迎來判決。從2021年2月案件正式提起公訴算起,大多數被告人已被收押了三年多。

他們當中有曾經的民主派骨幹——親北京媒體眼中的「反動派」——長年活躍於香港政壇,也有期盼能改變局面,名不見經傳的政治新手。一場被北京宣告為非法的非正式投票,使這47人一同坐進了中國《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最大審判的犯人欄裏。

英國曾批評與此案相關的抓捕行動嚴重打擊受《中英聯合聲明》保障的香港人權與自由,美國也對相關中國與香港特區官員頒布制裁。中國外交部駐香港公署稱「反中亂港分子」透過初選「捏造虛假民意」,「脅迫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反指外國「公然詆譭香港人權法治狀況,干預特區正常司法」。

BBC中文回顧這場審判所涉及的人和事。

「47人案」是如何發生?

2019年6月,反對特區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案的抗議活動規模擴大,及後演變成連月的暴力衝突。同年12月底,香港民主派醞釀為2020年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舉行初選。新冠病毒病(COVID-19)疫情爆發給「反送中」街頭抗爭踩剎車,但並未阻止初選籌備過程。投票最終在2020年7月舉行,選出了31張名單共48名凖候選人

這是繼2007年立法會補選、2012年行政長官補選與2018年立法會補選之後,泛民主派第四度透過初選產生最終參選人。分別在於,2020年的這次立法會選舉初選是在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香港國安法》之後舉行。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與特區政府等公開宣稱,初選涉嫌干犯《香港國安法》下的「顛覆國家政權」罪。經法庭審判定罪,「顛覆」罪被告人可被判處無期徒刑(終身監禁)。

後來,時任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佈以疫情為由,押後選舉一年。2021年1月,香港國安警察先後拘捕55人至2月底正式起訴其中47人「串謀煽動他人實施顛覆國家政權」罪。

按照起訴文件上的順序,這47名被告人分別是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李伯盧」吳政亨、袁嘉蔚、梁晃維、鄭達鴻、徐子見、楊雪盈、彭卓棋、岑子杰、毛孟靜、何啟明、馮達浚、劉偉聰、黃碧雲、劉澤鋒、黃之鋒、譚文豪、李嘉達、「快必」譚得志、胡志偉、施德來、朱凱廸、張可森、黃子悅、伍健偉、尹兆堅、郭家麒、吳敏兒、譚凱邦、何桂藍、劉頴匡、楊岳橋、「慢必」陳志全、鄒家成、林卓廷、范國威、呂智恆、「長毛」梁國雄、林景楠、柯耀林、岑敖暉、王百羽、李予信和余慧明。

香港新界大埔大批群眾在民主派立法會初選投票點外排隊等候(11/7/2020)
超過60萬人參與了初選投票。 [Reuters]

2023年2月,又稱「35+初選案」的這起案件正式由香港特區高等法院原訟法庭開庭審理。因被告人、法律代表等人數龐大,法院移師西九龍裁判法院,利用該法院內香港規模最大的法庭審理。

最終,16名被告人——何桂藍、鄒家成、林卓廷、梁國雄、余慧明、吳政亨、鄭達鴻、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黃碧雲、施德來、陳志全、劉偉聰、柯耀林及李予信——不認罪,其餘被告人認罪。

認罪被告中,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林景楠同意出任控方「污點證人」。

特區政府律政司引用《香港國安法》相關條文,指示高院不設陪審團,改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組成合議庭審理此案。庭審斷續歷時118日,於12月初審結,法官宣佈因需處理另案,無法確定何時宣判,但稱預計需時三到四個月。

「47人案」涉及哪些人?

(左至右)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巴士總站外趙家賢、區諾軒與戴耀廷對記者講話(11/7/2020)
2020年7月11日,戴耀廷(右)、區諾軒(中)與趙家賢(左)在一輛充當投票站的雙層巴士旁向媒體記者講述初選舉行情況。 [Getty Images]

在這47名被告人中,戴耀廷、吳政亨、鍾錦麟、趙家賢與區諾軒五人被控方視為初選的組織者,餘下的都是參選人。

按照背景,這群被告的政治活動人士也可以分類為:

1. 「傘運」領袖

2014年,歷時79天的「雨傘運動」堵路抗議以失敗告終,沒能爭取中國政府允許香港行政長官與立法會實行「雙普選」。

有別於以往香港的遊行示威多由特定團體主辦,這場運動被稱為一場「無大台」的群眾主導抗爭,但當中一些主要領袖與參與者成為了六年後這場初選的組成部分。他們分別是法律學者戴耀廷,青年政治活動人士袁嘉蔚、黃之鋒、黃子悅、岑敖暉,無黨派活動人士吳政亨,「雨傘運動」金鐘佔領區留守示威者徐子見,還有前灣仔區議會主席楊雪盈。

香港金鐘「佔領中環」堵路示威現場黃之鋒(左)與戴耀廷(右)向群眾演講(20/10/2014)
2014年「和平佔中」抗議演變成示威者不受領導的「雨傘運動」,黃之鋒(左)與戴耀廷(右)仍有擔當向群眾講話等前線角色。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Getty Images]

戴耀廷曾任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他與社會學者陳健民教授和基督教浸信會牧師朱耀明合稱「佔中三子」,他們發起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行動最終演變成「雨傘運動」,其後他又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發起「雷動計劃」,希望促使非建制派在當時有70席的立法會中取得過半數議席。他先後被法院以「公眾妨擾」罪和選舉舞弊罪名判囚,也被港大革職。

2019年底,戴耀廷開始發表文章,再次提出「35+」主張,即促使非建制派在當時有70席的立法會中取得過半數議席,以推動實現「雙普選」和「反送中」示威中的「五大訴求」。公訴方將其列為首被告人,指控他與其他被告人試圖在實現「35+」之後,以「無差別否決」財政預算案來「要挾」特區政府滿足其要求。

吳政亨網名「李伯盧」,控方指控他曾以志願者身份,協助戴耀廷推動「雷動計劃」,其後參與設計整個初選計劃,又發起「三投三不投」運動——即呼籲香港選民參與民主派初選與立法會正式選舉的投票,把票投給初選勝出者;不給不支持、不參與初選,還有不遵守初選規則的人投票——是初選的「骨幹」思想。

吳政亨為澳大利亞公民,但1996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國籍法》釋法案規定,擁有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除非申請放棄中國國籍獲准,否則其外國國籍不被承認。這也被適用到吳政亨身上。

黃之鋒因在學生時期創立團體學民思潮,且後來成為「傘運」活躍團體,為西方國家政界人士所熟悉。黃子悅曾是學民思潮發言人,而岑敖暉在「傘運」時是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副秘書長,與學民思潮緊密合作。

「傘運」後學民思潮解散,改組成香港眾志黨,除黃之鋒、黃子悅外,岑敖暉與學聯秘書長羅冠聰及其當時的女友袁嘉蔚均加入到新黨內。

岑敖暉和袁嘉蔚在「反送中」示威期間舉行的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當選區議員,但因2020年「六四」事件週年「未經批准集結」案被判刑而喪失議員資格。黃之鋒也曾嘗試參選,但被特區政府的選舉主任認定香港眾志所主張的香港前途「民主自決」包含了「港獨」選項,宣佈其提名無效

2. 泛民老手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大樓內會見記者宣佈「總辭」(11/11/2020)
2020年11月,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總辭」,自此香港立法會由親北京政權建制派佔絕對多數。 [Reuters]

傳統泛民主派的不少成員也有參與這次初選,並因此成為被告人。這包括前民主黨人區諾軒、柯耀林,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黨員黃碧雲、尹兆堅、林卓廷,民主黨黨員兼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現已解散的公民黨黨員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楊岳橋、鄭達鴻,民主民生協進會(民協)黨員何啟明、施德來,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黨員「長毛」梁國雄,人民力量黨(人力)前主席陳志全、前副主席譚得志,以及已解散的新民主同盟成員范國威、鍾錦麟。

這群被告人當中,區諾軒、毛孟靜、黃碧雲、譚文豪、胡志偉、尹兆堅、郭家麒、楊岳橋、陳志全、林卓廷、范國威與梁國雄均曾任立法會議員,甚或兼任區議員。其餘除譚得志外均曾任區議員。

他們也各有不同的行業背景:毛孟靜曾是記者與電視節目主持人;黃碧雲博士曾長年擔任大學講師;譚文豪曾是國泰航空公司飛行員(機師);郭家麒是泌尿外科醫生;楊岳橋是大律師;林卓廷曾任廉政公署調查主任;「慢必」陳志全與「快必」譚得志曾是廣播電台主持人組合,而陳志全又曾是香港立法會唯一一位公開的同性戀者兼性小眾(LGBTQ+)維權活動人士。

區諾軒曾任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召集人,即民主派年度「七·一」遊行主辦單位領袖。

3. 社運青年

香港瑪麗醫院外余慧明(中)帶領罷工醫護人員叫喊口號(3/2/2020)
余慧明(中)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領導醫護人員罷工抗議香港特區政府的防疫政策。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梁晃維、彭卓棋、岑子杰、劉澤鋒、朱凱廸、吳敏兒、譚凱邦、劉頴匡、呂智恆、王百羽和余慧明,他們並非政治新手,但在這場初選之前,他們主要的「戰線」是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當中包括被視為「本土派」的人物。

余慧明是原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在「反送中」抗議後期,香港出現了短暫的組織工會潮,醫管局員工陣線便是其中之一。示威前不久從特區政府醫院管理局護士轉職醫療信息部門助理行政主任的余慧明遇上新冠疫情來襲,領導公立醫院醫護罷工抗議政府防疫政策,因而受到大眾注意。

吳敏兒也是來自工運背景。她本是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香港工會領袖,也因此加入民主派陣營的香港職工會聯盟(職工盟),和相關聯的香港工黨。2017年10月英航遣散香港基地員工後,失去空中乘務員工作的吳敏兒留在職工盟並當上主席,直到2021年3月因參與初選被捕收押而辭任。

岑子杰是社民連成員,在「反送中」示威期間擔任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反送中」示威初期多場大規模遊行也是由民陣所策劃。岑子杰也是一位LGBTQ+平權活動人士

前立法會議員朱凱廸曾任記者,及後長期從事鄉郊保育等社會運動,包括反對興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反對清拆中環舊天星碼頭與皇后碼頭等。2016年立法會選舉中以地方直選得票最高候選人「票王」的姿態進入議會,並成立「朱凱廸新西團隊」推展工作。岑敖暉便是作為該團隊成員參選區議會。

劉頴匡在大學時期已有組織本土派團體,2016年立法會宣誓風波中本土派政團青年新政核心成員梁頌恆、游蕙禎被撤銷議員資格,劉頴匡欲參加2018年3月的補選,競逐梁頌恆空出的席位,獲對方支持,但最終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他後來因參與「反送中」示威期間7月1日衝擊立法會事件,被法院以暴動罪判囚4年5個月20天

4. 政治「素人」

香港民主派立法會初選「抗爭派」參選人共同會見媒體記者(15/7/2020)
這場初選中,一群年輕參選人合組「抗爭派」協同拉票。 [Reuters]

「雨傘運動」促使一些人投身民主派政治活動,「反送中」示威也是一樣,而且他們不一定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47名初選案被告人中,李嘉達、張可森、伍健偉、何桂藍、鄒家成、林景楠、李予信、馮達浚和劉偉聰要算是這樣的「素人」。

前實習護士鄒家成在初選提名之際,與張可森、梁晃維發起簽署《墨落無悔》聲明書,內容包括承諾運用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等立法會議員權力,「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控方在庭上指出,47名被告人中,42人為初選參選人,其中33人簽署了該聲明書。否決預算案是控方指控各人犯罪的重點。

何桂藍先後為BBC中文與《立場新聞》等媒體擔任記者。「反送中」示威元朗「7·21」襲擊事件中,何桂藍為《立場新聞》作社交媒體直播報道時遇襲,被網民稱為「立場姐姐」。她在庭上作供時認同這個稱號帶來了很大的政治能量,而她參選是希望給示威運動獲取民意授權。何桂藍認同自己屬於抗爭派,而在初選拉票期間,她與袁嘉蔚、黃之鋒、朱凱廸、岑敖暉和張崑陽等合作宣傳。

馮達浚在「反送中」示威期間參加2019年區議會選舉失敗,但同時由他創辦的網絡媒體《加山傳播》在2021與2022年最後兩屆由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記者協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主辦的人權新聞獎中得獎。馮達浚因47人案被捕後先後向西九龍裁判法院與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候審被拒,高等法院在判決書中認定已在《香港國安法》頒布後停運的《加山傳播》為「宣揚煽動思想平台」。

劉偉聰是16名不認罪被告人當中,坐在律師席上而非犯人欄內的唯一一人——身為大律師並曾任職暫委裁判官的他選擇自辯。他曾為「傘運」後一些示威抗議案件的被告人,以至於《香港國安法》首案被告人唐英傑出庭辯護,庭上作供時稱受友人啟發而參與2019年區議會選舉並當選,而他所代表的一起2016年春節旺角衝突案件上訴失敗,驅使他決定參選立法會。

林景楠2015年任職海關關員時因參加「反水客」示威被投訴而被特區政府解僱,繼而與泰國人妻子創辦阿布泰國生活百貨連鎖(阿布泰)。阿布泰曾於「反送中」示威期間響應罷市,又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口罩供應緊張之際自泰國進貨,並優先售予醫管局和邊境管制人員優先購買,打響了林景楠的知名度。

林景楠因參選初選被起訴,後來轉任「污點證人」,並公開聲明支持特區政府「說好香港故事」倡議。此後阿布泰獲個別建制派政治人物公開支持,但同時遭支持「反送中」示威的「黃絲」陣營抵制,開始出現經營問題,最終在2023年8月被泰國連鎖超市BigC全面收購。

其他初選參與者去向如何?

香港新界大埔一位女士離開民主派立法會初選投票點(12/7/2020)
自2020年7月這場非正式初選後,中國整頓香港選舉制度,民主派絕跡於其後舉行的立法會與區議會選舉。 [SOPA Images/Getty Images]

在2021年1月搜捕中被香港國安警察拘捕的55人當中,八人至今未被起訴。這包括原民主動力美籍司庫關尚義律師(John Clancey),前立法會議員李國麟、鄺俊宇、涂謹申,前護士訓練學校校長袁偉傑、護士工會幹事劉凱文,殘疾人權益維權活動人士李芝融和印度裔社工安德里(Alterin Jeffrey Andrews)。以上除關尚義外,均為初選參選人。

承辦初選點票工作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及其總監鐘庭耀博士的住所也同時遭國安警察搜查,及後未被進一步追究。香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博士於2022年4月移居英國,他發文稱「不願作逃兵,無奈需避秦」。

三位初選參選人於搜捕前離開香港並宣佈流亡,包括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許智峯,原香港眾志創黨主席兼前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和學生活動人士張崑陽。目前羅冠聰在英國接受政治庇護,許智峯居於澳大利亞並取得律師執業資格,張崑陽居於美國。

2023年7月12月,香港國安警察先後宣佈通緝12名身處海外的政治活動人士,其中便包括了許智峯、羅冠聰和張崑陽。香港警察懸紅每人100萬港元(12.77萬美元;92.51萬元人民幣;416.74萬元新台幣)通緝各人。


本文部份圖片由香港獨立媒體(inmediahk.net)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