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泰式維他奶

圖為香港維他奶(Vitasoy)。(圖:維他奶官網)
圖為香港維他奶(Vitasoy)。(圖:維他奶官網)

在香港生活中,時常可以接觸到泰國料理,例如九龍城是著名的泰國料理區,那邊住了不少泰國人,林立各式各樣的泰式餐廳。我不敢說那邊的口味地道,畢竟香港人吃酸辣的程度遠遠不及泰國人,但非常合我的胃口。

台灣有家泰式船麵店在地深受歡迎,午餐及晚餐時分總是人頭湧湧。門口在「亭仔跤 ( 騎樓 ) 」下,簡單樸素,旁邊有兩盞微弱射燈將暖黃色打到混凝土牆 ; 牆上掛起幾張泰國風景照,似乎是店主自己拍攝的 ; 左邊有一座拜神用的小祭壇,泰國餐廳店內幾乎都有大大小小的祭壇,祭壇的大小因店而異,曾見一家店的祭壇佔餐廳樓面面積四分之一。

店內牆壁都是像月球表面的混凝土,桌面蓋著百事可樂桌布 ; 煮麵的手推車架於食客旁,大家可以看著廚師手忙腳亂地準備配料 ; 旁邊有個自助裝水區,器具是個紅色大水筒,食客要用水勺舀水到五顏六色塑膠杯 ; 在牆壁角落有幾條木柱,掛上數百條凌亂交錯的電線,我暗地的讚嘆,實在「泰有味道」了 !

餐牌上除了船麵、豬肉丸、雞翼,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居然有維他奶飲料。我以為維他奶是香港特有的飲品,豈料會在泰式船麵店發現它的蹤影。我抱著既懷疑又期待的心情點了一杯,曾經有段時間可以在全聯超級市場買到港版維他奶,現在找不到了 ; 在蝦皮購物網中亦可買到,但價格實在太貴,比起在香港買翻一倍,所以我甚少在台灣買維他奶。

香港維他奶源自1940年,當時香港處於戰爭狀態,創辦人羅桂祥希望為香港人出一分力,所以研製一款營養豐富、含高蛋白質的豆奶飲品,並以低廉價格出售,務求令大眾能攝取足夠營養。時至今日,維他奶已經是香港家傳戶曉的飲料 ; 泰國維他奶亦是泰國人的國民飲料,創立自1954年,由大豆萃取調配而成,強調含豐富植物性蛋白質及維生素,估計創立原因與香港維他奶相近。單看外表,泰版維他奶比港版色澤較黃一點,喝起來更濃稠,但兩者味道非常接近,假若要我矇眼品嚐估那一杯是港版的,我也沒有絕對把握猜中。

泰國是我從小便耳熟能詳的國家,因為香港電視台有個人氣的「獎門人系列」遊戲節目,其中一個環節是主持人說出數個由廣東話諧音組成的泰文,參賽者要估那一組是真的泰文。那些泰文的廣東話諧音都非常搞怪,例如異地戀叫「落湯雞」、乾杯叫「蠢gal」。多得這節目,從小我就學會一堆奇怪的泰文詞語。

長大後與泰國的距離更近了,唾手可得的泰式料理、隨處可見泰國旅遊渡假資訊,更曾經與泰國人共事相處。他們大多隨性友善,工作態度有時會讓你焦躁無比,有時又會令你豁然開朗。泰國有句說話叫「加煙煙 ( jai yen yen )」,中文翻譯是「心涼涼」,意思是叫人冷靜點慢慢來,是他們的口頭禪,與香港人的「快啲啦 / 咁慢㗎」完全相反。泰國人做事總有種不疾不徐的態度,與凡事都要快狠準的香港人相映成趣。當香港人焦急的找他們做事,他們絕不會被牽著鼻子走,反而面容舒坦、以四兩撥千斤之勢把壓力化於無形。我想,同樣喝著維他奶長大的兩個民族,性格特質有如天壤之别 ; 說著同一種語言、住在同一屋簷下的人,都能活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樣子,誰還會相信用人種、血統、文化之類的可以把族群分門別類呢?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國安法」下仍立「 23 條」(四)對流亡者的趕盡殺絕
「國安法」下仍立「23條」(三)臺灣人到香港隨時成為被統一的人質
【香港雜記】數碼暴龍卡

◤減塑一起做 環保杯這裡挑◢
大容量冰霸杯 超強效保溫推薦
熱銷排名手搖隨行杯 買1送1
星巴克最新杯款 這邊通通有
網推高CP值保溫杯 四季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