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港產片系列 - 周星馳電影

風麾一時的《少林足球》,簡單直白的故事情節,加上惹笑、誇張、無厘頭的演繹方式,令小孩也看得捧腹大笑。(圖:flickr@justaslice)
風麾一時的《少林足球》,簡單直白的故事情節,加上惹笑、誇張、無厘頭的演繹方式,令小孩也看得捧腹大笑。(圖:flickr@justaslice)


作為9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周星馳仍然是我們這一輩男生的共通語言,偶爾接觸到比較年輕的00後,他們未必對周星馳的電影非常熱切,但某些著名的電影對白依然琅琅上口。對台灣人來說,周星馳的電影更是連繫著兩地文化的重要橋樑。聽台灣朋友說,台灣很多個免費電影台經常會播星爺的電影,因為必定有收視,而且買下版權後就算重複再重複的播,都不會有人覺得煩厭,成本收益極高。在香港亦有類似情況,以前每逢星期日下午,電視台都會播放一套香港電影。但星爺的電影並不經常播放,若果當日放映的是星爺電影,當天下午我和我爸就足不出戶一起看他的電影,可見星爺電影的魅力。雖然未看過台灣版星爺電影的我,要把香港版的對白翻譯成國語會有些不對勁,但只要聽你說幾個關鍵字,遇見的台灣朋友都會立即替你把對白用國語繼續接下來,縱使語言不儘相同,但默契一拍即合,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筆者最初接觸到周星馳電影是國小時在香港收費電視 – 有線電視的電影台中看到,當時放映的是風麾一時的《少林足球》,簡單直白的故事情節,加上惹笑、誇張、無厘頭的演繹方式,令小孩也看得捧腹大笑。當然,有些情節到長大才會發現,原來內裡還有更深一層意義,只是當時「未夠班睇唔出 – 《唐伯虎點秋香》」,這些細節都會在之後一一探討。到中學時,我第一個認識到的好朋友就是一個周星馳愛好者,我們喜歡看各式各樣的搞笑影片,尤其是星爺電影,於是每天下課時不是溫習課堂知識,而是一起背誦星爺電影對白,一人接一句,接不下去就輸了,輸了就深深不忿,深深不忿就回去複習,自此不斷每天翻看星爺的作品,由最初出道的電視劇,到比較冷門的電影作品、主持節目都會看,十足一個瘋狂粉絲,差在周星馳本人非常低調,甚少機會可以去他出席的公開活動一睹盧山真面目。

近年可以見他公開亮相的一次是在2020年末,周星馳被前女友于文鳳追討港幣7000萬元投資佣金,出席完香港高等法院裁決離開時,當時有一堆粉絲在門外等候,有名穿著西裝的男子帶著電影票要他簽名,並說自己是周星馳的大影迷,從2008年電影《長江七號》開始喜歡上周星馳,旁邊的粉絲則開始慫恿周星馳考他一下,星爺問對方「《長江七號》第一句台詞是什麼?」,男子卻支吾以對,他立刻開玩笑道:「那把簽名拿回來 !」,單是看文字已經可以在腦袋裡聯想到他把這句唸出來的聲音,讓人會心一笑,回想他從前拍的電影帶給我們的快樂。

隨著年月增長,周星馳的電影產量亦越來越少,品質亦廣受詬病,除了在中國票房比較高之外,整體的電影品質都不復當年;主要原因可能是目標觀眾、電影合拍夥伴和製片方式的變化,讓觀眾看起來覺得有點不習慣,例如加入大量特效、用國語為電視基底再配上廣東話、笑話情節炒冷飯等等…當然最重要是周星馳本人在《長江七號》就沒有幕前演出,一切元素組合起來跟以前大家所認定的「周星馳電影」相比,很容易就被比下去了,也讓人只能繼續沉浸在他80、90年代黃金時期的演出裡。對我而言,不論是星爺或他的螢幕拍檔們 – 吳孟達、張敏、朱茵、黃炳耀等這些近年比較少幕前演出或早己去世的人物,我對他們的印象仍停留在他們電影裡,他們在我心中永遠年輕。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一個沒有「伊斯蘭教」的世界(四):尋找新出路
中共二十大進入單一派系下的強人領導模式
極度內卷的中國 今年諾獎被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