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煙友

示意圖。(Unsplash)
示意圖。(Unsplash)


有位中學同學是我的鄰居,以前稱不上熟絡,只會在球場上偶然遇到,直到他知道我開始吸煙,從此閒來無事的晚夜,我們都相約到樓下街角,做幾根煙時間的煙友。

吸煙總是個令人拉近距離的場合,在香港電影《春驕與志明》裡,男女主角因在公司後巷吸煙而相識。或許受眾多電影主角影響,總覺得吸煙吸的不是煙圈,是落寞。吸煙時較少會互相吹噓自己的成就、財富,反而想放下面具,訴說生活中的煩擾。

以前在辦公室工作,公司固定的休息時間只有午餐時段,吸煙的「煙民」同事卻有超然的權力,隨時講句:「喂,我食支煙先」,便可以拍拍屁股消失20分鐘。最吊詭的是,只有吸煙才可合理化你的缺工,若你只是落去報紙檔買瓶飲料,或去廁所多過10分鐘,也會招致「吞泡/蛇王(指人偷懶)」的罪名。

曾少不更事,向較年長的「煙民」同事指教,吸煙又臭又貴又致癌 (現時一包20支萬寶露約$320台幣),到底為什麼要吸煙?他語重心長,「一呼一吸都是在壓抑生活中的喘息」,當上司或老闆都會默許同事竄去吸煙,可想而知在辦公室扛著的壓力。曾聽說台灣大車公司會為司機提供提神用的藥物,換轉在香港,如有公司為員工提供香煙,那肯定成為 Jobsdb 或 Linkin 上的熱門。

自2007年起,香港實施室內禁煙,但大樓的後樓梯總是滿地煙蒂,鮮有聽聞「控煙辦(專門捉違規吸煙的行政部門)」在大樓後樓梯捉人。不難想像控煙辦辦公室的後樓梯,或許也充斥著淡淡煙草味道。法律上能吸煙的空間很少,基本上除了私人空間,其餘公眾場所的室內地方都是禁煙的,連酒吧 、卡拉OK場所也是;在戶外,在公共交通候車區附近、公園、游泳池、扶手梯都禁止吸煙,違例者或會被檢控並罰款港幣$1500(台幣$6000)。理論上在行人道是可以吸煙的,但香港街道又窄又多人,若你敢在路中吞雲吐霧,肯定會惹起公憤,輕則被途人「怒睥(盯)」,發出「嘖」的鄙視聲,重則被拍照拍片放到網路公審。

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煙民還是會找到他們的天地。通常在小巷裡、停車場的角落,或人流稀少的路段,都會見到數人圍著垃圾桶吸煙。兒時不懂他們的行徑,父親戲稱他們在「打邊爐(吃火鍋)」。香港路上隨處都有垃圾桶,煙民為方便棄置煙頭,會圍着垃圾桶吸煙。 而一群人聚在一起,又不時有煙冒上的情景,與打邊爐的情景十分相似,所以在街邊圍着垃圾桶吸煙,被香港人稱作「打邊爐」。

吸煙本意是為了舒壓,卻連吸根煙本身也成為壓力。常說香港是個充滿壓抑的地方,生活節奏急速,凡事講求競爭、效率,很多人選擇吸煙來暫時逃避現實,尋找一絲喘息的空間。但這樣的空間愈發受到限制,讓人感到無所適從。每當我和煙友中同坐在街角的長椅,泛黃的路燈籠罩著彼此的無奈。有時會聊到工作生活的壓力,有時奢侈地聊到夢想和未來,有時無言以對,任由煙霧瀰漫,彷彿那片白雲能帶走一些負擔。

香煙總是無語的朋友,話不投機、無言以對,抽出一包煙,頓時明白一切。即使一天的工作再累,再多的不快,只要能夠望向晚空,吸一根,便能夠找到一些慰藉 ..

「親愛的我無法擋你一根菸

但我擋你嘴上的菸

如果你無法 為我少抽點

不如我來分擔一點」

《擋一根》– 美秀集團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賴清德就職後 中國又對台經濟脅迫的考量為何?
【香港雜記】香港的傳統美食 -- 盆菜
香港駐倫敦經貿辦涉間諜案 是討論廢除其外交特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