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雜記】香港的移動概念

香港對移動的概念與台灣差天共地。(示意圖/Chi Hung Wong)
香港對移動的概念與台灣差天共地。(示意圖/Chi Hung Wong)


那年大學暑假,找到一份在香港島的兼職,千里迢迢從新界出香港島,每天都是一次長征。第一天上班相當緊張,打算比原訂上班時間七點提早半小時到。但凌晨時分,只有的士可以從家裡搭到地鐵站,貧困如我豈能如此揮霍,當然改搭11號巴士–行路。從家行到地鐵站約廿分鐘,頭班車在05:35發出,於是我早上五點出門上班,到傍晚六點下班,再趕上地鐵跟一群西裝打工仔跳辣身舞,維持一個暑假。

香港對移動的概念與台灣差天共地。首先是通勤時間的判斷,台灣人習慣騎機車,多數以機車車程判斷距離,對普遍的台灣朋友來講,機車車程20分鐘以上就算遠了 ; 同時因為太依賴機車,步程很短的地方也會用機車代步,於是能接受的步程範圍很少,大概5分鐘上下。

香港人沒有騎機車,大多數人都使用公共交通,小巴、巴士、地鐵等,因為地方小、班次多,交通相對台灣的公交便捷,所以香港人會以公交車程判斷距離。例如由我家去到旺角,通勤時間約30-40分鐘,算是相當近距離的地方 ; 如果要出香港島,可能要花50-60分鐘,相對遠但還是可接受範圍 ; 如果要去到香港的邊陲地帶如西貢、赤柱、大澳、粉嶺之類,動輒花一小時以上的地方,才算是遠的地方。也因為只能靠交通,香港人可接受的步行距離很遠,15-20分鐘算是平常事,受惠於香港各區商場林立、有較完整的行人道及遮蓋物,大熱天時可以走進商場降溫,再經過天橋或地下隧道等移動。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上一段我用「出」香港島這個動詞,這並非錯字,它是香港人移動時會用的動詞。除了「去」這種通用字,我注意到台灣人們多數只有「上」或「下」的移動概念,例如台鐵月台的資訊牌會分北上台北、南下高雄。香港除了上下之外,還會用「出」跟「入」,例如「入屯門」、「出尖沙咀」,在陳奕迅的歌曲《隨意門》就有句「出尖沙咀令人太累」。

這種移動概念沒有既定準則,但以我的生活經驗看,出跟入的概念視乎當時人居住地/所屬的地方而定。例如住粉嶺的人會說「入」荃灣,住屯門的人說「出」荃灣;住沙田或大西北(元朗、粉嶺等近深圳河地區)的人會說「出」港島地區,其他則比較多用「去」。有某些特定地方會用共通的動詞,例如屯門、西貢一定用「入」,可能是兩地位於香港邊陲且被山環繞,交通上亦只有車道可以到達,感覺上是一個要入去的地域盡頭。

「上」跟「落(下)」的概念,在香港境內是形容高度上升或下降,例如「上樓上」、「落樓下」、「上太平山」、「落水救人」,沒有台灣的南北移動概念。但只要超越到中國範圍,例如深圳、廣州,「上」的概念就會跟台灣一樣,香港著名兒科醫生李家仁有首兒歌叫《小明上廣州》。而「落」這詞則更有趣,除了南下/下降之外,還有到熱鬧地方之意,如「落旺角」、「落老蘭/落坊(蘭桂坊)」、「落吧(酒吧/網吧)」、「落d(disco)」。佐敦廟街曾是著名夜市,儘管到我的年代已是明日黃花,但我父母還是會說「落廟街」。

有老一輩分享,以前的人從鄉到墟會用「出」,相反墟到鄉用「入」;同等級別地區,向南行為「落」,向北行為「上」,向左右移動為「過」。時至現代,香港人對鄉跟墟的概念已經微乎其微了,大概只剩大西北有幾個鄉跟墟,住其他地區的人幾乎不會接觸到這地域概念,只有在生活中潛移默化接受「上/落」、「出/入」的概念。

作者》今晚打老虎  曾是香港上班族,目前來台重返校園讀書,對美食情有獨鍾,希望用文字記錄香港。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香港雜記】生活x單車
碩士學歷的遺體搬運工 vs.00後的黨國官員:不姓趙連湯都不能喝
《南渡北歸》下架 犯了歷史虛無主義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