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3條」首案:鄒幸彤等六人因「煽動憎恨政府」被捕

鄒幸彤
民主活動人士鄒幸彤是被捕者之一。 [Getty Images]

香港警方首次引用新實施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23條」)拘捕了六名人士,他們被控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煽動憎恨」北京的帖子。

警方宣佈,包括活動人士鄒幸彤在內的五名女性和一名男性在周二被捕。綜合多家香港媒體報道,其他被捕人士為鄒幸彤母親鄒劉華珍、前支聯會常委劉家儀、關振邦、民主派前區議員陳劍琴、民主派政團社民連成員李盈姿。

官員表示,他們發佈的信息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進行煽動。當地媒體廣泛認為其指的是北京天安門六四事件紀念日。

如果罪名成立,根據《基本法》第23條所新規定的更嚴厲刑罰,他們可能面臨最高七年的監禁。

今年3月,香港親北京的立法會快速通過了《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內容涵蓋叛國、煽動叛亂或竊取國家機密等罪行,並允許閉門審判。

該法的條款擴充了北京2020年在香港實施的《國家安全法》。

香港政府稱該立法是維護社會穩定所必需的,但也引發了人們對香港公民自由進一步受到侵蝕的擔憂。

人權團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說,此次逮捕是「打壓和平紀念天安門鎮壓事件的可恥企圖」。

該組織呼籲立即釋放被捕者,包括鄒幸彤,她此前已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而被關押。

鄒幸彤是一名大律師,她因幫助在香港組織年度六四燭光晚會而聞名。

數十年來,香港一直是唯一允許公開悼念六四事件的中國城市。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時,香港被允許在經濟、政治和法律上實行半自治,即「一國兩制」。但是,紀念1989年中國當局用坦克和軍隊鎮壓北京和平抗議的活動在2020年被禁止。

國際特赦組織中國事務總監莎拉·布魯克斯(Sarah Brooks)說:「下周,也就是6月4日,將是鄒幸彤因國家安全指控被收押滿1000天的日子。當局似乎打算通過在她的檔案中添加新的所謂罪行,確保她為自由而戰的時間更長。」

香港警察聲明稱:「一名正在還押中的女子,透過另外五名被捕人,由2024年4月份開始,以匿名方式在一社交平台專頁,利用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持續發佈具煽動意圖的帖文,挑起市民對(中國)中央政府、特區政府及司法機構的憎恨,及意圖煽動網民在較後期間組織或參與非法活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其後對記者稱,案件涉及一個名為「小彤群抽會」的社交平台專頁。

記者追問警察所稱的敏感日子是否「六四」,以及若有市民於「六四」期間在社交媒體平台張貼蠟燭照片、提及「六四」、「維園」(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等字眼,或在網上悼念,是否犯法。

鄧炳強說:「沒錯,我們其中一個拘捕的人就是鄒幸彤。至於你所說的敏感日子,日子本身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這些想危害國家安全的人利用這些課題煽動市民憎恨中央政府、憎恨香港政府及憎恨司法機構的行為,這正正是犯罪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