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7人案」裁決:一場初選如何被控顛覆政權?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高等法院定於5月30日至31日開庭宣佈裁決,47名民主派被告當中,有16名人士不認罪。30日上午,法院宣判16人當中僅2人罪名不成立,剩餘14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罪成;該罪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從2021年初被捕、漫長的等待、到歷時118天馬拉松審訊,大部分被告已還押超過1000天,包括城中許多著名的民主派領袖。這被視為《香港國安法》生效後最具象徵意義的審判之一。

初選的來龍去脈

2019年香港爆發長達多月的反修例示威,運動期間正值區議會選舉,民主派在同年11月乘著破紀錄的高投票率,橫掃逾8成半議席。同年12月,曾是佔中發起人的香港大學法律學者戴耀廷,在《蘋果日報》投稿題為〈立會奪半 走向真普選重要一步〉的文章,認為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後,民主派應放眼爭取2020年立法會選舉爭取過半。

戴耀廷在案中被列為首被告,次被告是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他也是初選組織者。區以控方證人身份供稱,2020年初一場5人飯局是初選的開始,席間戴耀廷向民主派政黨領袖提出,要思考爭取更多立法會議席及反修例運動的「五大訴求」,以及構思公民參與機制。

隨後數月,戴耀廷等組織者陸續約見各黨派及有意參選人士,協調民主派初選、選舉論壇、出選機制等。期間戴耀廷在《蘋果日報》發表〈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一文,引來中聯辦猛烈抨擊,指稱反對派為「毫無底線的攬炒派」。

及至5月尾,中國全國人大在北京無預警地通過《香港國安法》草案的「決定」,訂立四大國安罪行,包括顛覆國家政權。初選主辦方則在6月內舉行選舉提名期和候選人論壇,這些都是在6月30日《國安法》實施前發生。

港府在初選舉行前夕,對外宣稱初選可能觸犯新的《國安法》,並搜查了負責投票系統的香港民意研究所。最終初選如期在7月11日至12日舉行,錄得逾61萬人投票,超出主辦方預期。中聯辦隨即直指「35+計劃」(即取得立法會逾35席過半)和初選涉嫌違反《國安法》。立法會選舉原訂於同年9月舉行,港府以新冠疫情為理由宣布押後一年。同年11月,民主派在立法會總辭。

2021年1月6日,警方國安處在全港展開大規模拘捕,55人被捕。當中47人在緊接的3月1日被起訴「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並首次上庭,大部分被告從當天起收押候訊。案件延宕至2023年2月才開審,至12月完成結案陳詞。

民主派47人是誰?

被告中幾乎包含香港所有民主派政黨和許多著名政治領袖,年齡介乎20多歲到60多歲不等,涵蓋不同政治光譜。47名被告中,31人認罪,他們大多都是從起訴當天就被關押。

包括時任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在內4名初選組織者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位於被告名單最前列,他們皆選擇認罪。當中除戴耀廷外,其餘人士全都以控方證人身份作供,其供詞成為審訊焦點之一。

第五被告吳政亨也被控方指為組織者,他是擁有澳洲籍的港人,被指發起「三投三不投」運動,倡議選民在立法會選舉中只投票予民主派初選勝出者。他否認控罪。

其餘42人是參選人,包含香港主要反對黨,包括民主黨、公民黨、香港眾志、社民連、民協等,多位政黨領袖、前任議員、知名社運人士都在犯人欄內。例如香港眾志創辦人黃之鋒,民主黨前主席胡志偉,公民黨前黨魁楊岳橋,社民連前議員梁國雄,人民力量前議員陳志全,雨傘運動學生領袖岑敖暉等。另外也有不少區議員,以及在反修例運動後冒起、首次參選的政治素人。

16名不認罪被告及被捕時所屬政團:

吳政亨、鄭達鴻(公民黨)、楊雪盈、彭卓棋、何啟明(民協)、劉偉聰、黃碧雲(民主黨)、施德來(民協)、何桂藍、陳志全(人民力量)、鄒家成、林卓廷(民主黨)、梁國雄(社民連)、柯耀林、李予信(公民黨)、余慧明(醫管局員工陣線)

包含戴耀廷、區諾軒、趙家賢、鍾錦麟在內的31名認罪被告及被捕時所屬政團:

袁嘉蔚(香港眾志)、梁晃維、徐子見、岑子傑(社民連)、毛孟靜、馮達浚、劉澤鋒、黃之鋒(香港眾志)、譚文豪(公民黨)、李嘉達、譚得志(人民力量)、胡志偉(民主黨)、朱凱廸、張可森、黃子悅、伍健偉(天水連線)、尹兆堅(民主黨)、郭家麒(公民黨)、吳敏兒(工黨)、譚凱邦(新民主同盟)、呂智恆、劉頴匡、楊岳橋(公民黨)、範國威(新民主同盟)、林景楠、岑敖暉、王百羽

目前正流亡海外的社運人士羅冠聰、張崑陽和民主黨前議員許智峰也有參選,他們現正被國安處懸紅通緝。初選案大檢控後,當中不少民主派政黨和團體陸續解散。

控辯方爭議什麼?

控方指稱被告,協議在立法會內無差別否決政府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下台及解散立法會,因此47人是「串謀顛覆國家政權」,而初選是整個謀劃的一部分。控方提出的證據包括:引述戴耀廷表示民主派取得立會過半有如「大殺傷力憲制武器」、〈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的報章投稿,倡議民主派議員利用議事手段癱瘓政府。

民主陣營希望透過初選協調出勝算最高的代表,在正式選舉中減少互相搶票,增加席次過半的機會。以年輕參選人主導的抗爭派初選前發起〈墨落無悔 堅定抗爭〉聲明連署,稱一旦當選,會運用「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控方指獲得30多位被告以個人或政黨代表連署。這一份聲明也成為控方引用的重點理據。

辯方在審訊中爭辯稱,表決預算案的權力、特首解散立法會的機制都是法律訂明的「合法手段」,因此不可能違法。事實上,以往亦有民主派多次否決預算案。辯方表示,被告透過民主選舉讓市民選出代議士,依據憲政機制推動變革和向當權者問責,不應構成顛覆。

辯方並爭辯,香港法庭應以普通法原則詮釋控罪所指的「非法手段」,理應有武力元素才算犯法。另外,控方證據包含很多在《國安法》生效前發生的事,辯方質疑這些言行不可被採納。

學者分析,這次法庭將會判定異議者的公開投票是否被視為國安罪行,以及立法會行使預算案否決權會否犯法。而法庭判定各被告在案中的角度和參與程度,會直接影響量刑,最輕的一級是判囚3年或以下,最重是終身監禁。在一般情況下,不認罪被告一旦罪成,獲刑會比認罪的為重。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Phoebe Kong(發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