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絲斷裂百年 馬偕搭橋女接線

加拿大籍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1871年抵台,開始在台灣的傳教工作,直到1901年去世安葬台灣,其間馬偕兩度返回加拿大述職生活,1893年第二次返鄉時,他帶回600件台灣民俗文物,約三分之一為原住民文物,其中兩件噶瑪蘭族新娘裙禮服,歷經一百多年,意外成為噶瑪蘭香蕉絲工藝傳承的重要線索。

如今在噶瑪蘭族主要聚居地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一群不同世代、不同族群與國籍的女人自稱「聯合國」,她們跨越百年,藉助兩張2011年拍攝當年隨馬偕返鄉的新娘裙禮服照片,重新找回祖先失落的工藝。

以新社香蕉絲工坊為主體的復振團隊,目前有獲得文化部認證「人間國寶」的嚴玉英,人稱「偕媽媽」,是已故噶瑪蘭族復名運動領導人偕萬來遺孀,62歲才學香蕉絲編織,彌補小時候未能跟媽媽習藝之憾,現年84歲的她不僅精通編織及相關製程,對引介工具和技術的族語也相當熟悉,如今在文化部「人間國寶」重要傳統工藝保存傳習計畫支持下,希望透過師徒制手把手將技藝傳給下一代。

偕淑月、偕淑琴姊妹長年跟隨媽媽嚴玉英投身香蕉絲復振,淑月從台大人類學系已故教授胡家瑜攝自安大略博物館禮服照片,透過電腦與投影機放大研究織紋,重繪織法由族人復織新娘裙圖紋,終讓消失百年的先人智慧得以重現;淑琴應花蓮縣噶瑪蘭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bauki angaw(潘朝成)之邀擔任工坊總幹事,總理整體運作及推廣行政工作;偕家祖先因受洗成為基督徒,漢姓遂取前往宣教的馬偕姓氏而來,如今後人又循馬偕文物機緣傳承族群文化,冥冥之中自有巧合。

來自越南的噶瑪蘭媳婦陳氏凰,不僅跨越國界、族群與文化隔閡,融入當地生活,噶瑪蘭祭儀、舞蹈表演,以及學校香蕉絲教學都可看到她的身影,編織手藝快又好,所有香蕉絲材質處理過程皆能得心應手,每天從工坊下班後,忙完家務她會用地織機編織香蕉絲產品販售,補貼家用;唯一的女兒朱芳瑩從小耳濡目染,也習得好手藝,香蕉刮絲、編織樣樣上手。

工坊中其他成員包括噶瑪蘭族經理潘靜英及泰雅族的簡湘妍、阿美族的董湘蓮,即便有人退休了或當了阿嬤,每個人都同樣熱愛香蕉絲編織,對傳承仍有使命感,只要有展演機會就到處奔波推廣。

馬偕百餘年前搭起的橋,讓噶瑪蘭香蕉絲編織從黑白變彩色,復名運動後,族中女性長者Abi(朱阿比)、Ibay(潘烏吉)、Ayok(潘阿玉)與Api(朱阿菊)相繼投入復織及傳藝,如今已開花結果;但一切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就如偕淑琴所言,現任藝師年歲漸長,目前卻找不到年輕人願意加入,成了這獨特編織技藝延續的最大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