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故事館 見證戰地流金歲月

記者劉佩倩/專題報導

位於南竿的馬祖故事館,展示戰地政務時期馬祖的文物、老照片、新聞訊息等歷史紀錄與在地生活,參訪遊客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過去,得以體會戰地時期馬祖的生活樣貌,感受兩岸對峙下的前線氛圍,對馬祖豐富的戰地文化與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展示戰地政務過往 呈現在地記憶

馬祖故事館隸屬馬祖日報社,為留存及見證馬祖豐富的故事,民國94年,馬祖日報社提出興建報史館構想,將報史館的概念延伸為「馬祖故事館」,豐富展場內涵,以及深化歷史保存功能,並於99年正式開館。

故事館展示內容著重於《馬祖日報》產業、報社發展,以及馬祖戰地政務相關歷史,呈現豐富的戰地文化與歷史。館內分為2層樓,1樓陳列馬祖日報社過去使用的各種印刷設備,包括傳統鉛印廠房設備、器材及新聞產製過程展示,並透過多媒體影音,呈現馬祖舊貌與新聞歷史場景。另外,展場還保留過去報社使用的鉛字,遊客也可體驗鉛字排版的樂趣。

穿越時光隧道 5區塊認識歷史

穿過故事館特別設置的「時光隧道」,通道銜接牆外防空洞進入展館2樓,通道內兩側是馬祖歷年重大事件故事單元,串聯馬祖的流金歲月。以閩海烽火歲月及戰地政務時期為主題,從民國38至81年,共分5個時期區塊展現,是馬祖重要歷史的縮影。

「今日的新聞是明日的歷史」,新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故事及歷史事件的記錄者,在國共對峙時期,漫長的砲火硝煙歲月及軍民守護島嶼生活故事,均被記錄在馬祖日報檔案資料庫,雖然環境艱苦,卻是民眾回憶最多的生活故事,也是馬祖人心中永遠的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馬祖日報社原隸屬於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員工均由軍中官兵調用。53年7月1日,改隸馬祖政務委員會,由馬祖防衛司令部政戰主任兼政委會秘書長為發行人,社長由軍職派任,員工為依法任用的公務人員及國軍徵調支援。81年,戰地政務終止,實施地方自治,馬祖日報社歸屬縣營,成為地方性報紙,並由縣長兼任發行人,社長由文職派任。

馬祖日報社原隸屬於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員工均由軍中官兵調用。民國81年,歸屬縣營,成為地方性報紙。(記者李德威攝)

館內以文字、照片說明馬祖戰地政務時期的重大事件,帶遊客重回馬祖歷史場景。(記者李德威攝)

展場保留過去報社使用的鉛字,遊客可體驗鉛字排版樂趣。(記者李德威攝)

故事館陳展油壓裁紙機,民國81年馬祖日報為因應需求,將菊全新聞紙裁切成對開後上機印刷。(記者李德威攝)

陳展直立式照相機。民國86年,馬祖日報社為提高照片及原稿品質,兼顧出報時效,快速將原稿翻拍而購置。(記者李德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