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最難找打卡點「后澳民宅」藏北竿!國際藝術島揭網美8戰地

邀請各界藝術家前來,製作出有如自馬祖土生土長的藝術作品,是策畫團隊的一大期望。不僅是參展的藝術家,數10名志工與本地、外來訪客間的交流,也體現「風土交會」的真意。

「那個藝術島的宣傳很多啊,也有不少人特地來看」在北竿島計程車上,司機對我這個也是特地來看馬祖國際藝術島的旅客說「不過我們(北竿)就只有一個屋子啦。」

她口中的屋子,是前後比鄰的2間「后澳民宅」。屬於藝術島8個藝術計畫中《地下工事》的作品之一,也是這屆藝術島在北竿島上的唯一展品。或許,也是最難找到的一個。

計畫《地下工事》的北竿后澳老宅,邱承宏作品《採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計畫《地下工事》的北竿后澳老宅,邱承宏作品《採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這2間翻修過的民宅,隱身在這群高度近似的古老石屋聚落中,只有鄰近道路上的一塊低調藍色字牌指路。

《地下工事》策展團隊成員提到,不少人回報自己找不到后澳民宅。但這種在古屋間探索的冒險感,暗藏不得不詢問當地居民的互動機會,團隊覺得「或許也不錯」。

在2間民宅內,藝術家邱承宏以軍事設施內可見的光影景象為靈感,將本地植物輪廓雕鑿在白色牆面上。

民宅內部如爐灶等原始設計也被保留,訪客可從藝術島志工口中,聽見當時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有趣的是,這位向訪客流暢地解釋古聚落歷史的志工,自己也是不久前,才因藝術島而第一次來到馬祖的台灣人。

計畫《地下工事》的北竿后澳老宅,邱承宏作品《採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計畫《地下工事》的北竿后澳老宅,邱承宏作品《採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有時,來參觀后澳民宅的當地人,也會對她的導覽內容感到疑惑、好奇「於是我們就紀錄下來,再向其他馬祖人求證」她對我們說,這樣的一來一往,創造更多多方交流、深入了解的機會,和當地人的交流,可能是(這次志工經驗中)最珍貴的。」

戰地的優雅轉身,一窺馬祖封閉歷史場景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有多項作品都脫胎自過往軍事設施的「戰地轉身」。

例如,在訪客問卷中最受歡迎的計畫《地下工事》中的77據點,以及《傾聽島嶼的聲音》計畫中的53據點,都開放訪客踏入當年國軍駐守的地道之中。

計畫《地下工事》中的南竿77據點,曹楷智作品《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計畫《地下工事》中的南竿77據點,曹楷智作品《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得以從過去軍人守望的窗口,向外看見依然蒼茫的海面,閱讀地道牆面上的射擊守則,對外來訪客是相當特別的體驗,對本地訪客來說亦別具意義。

這些軍事設施,曾經不由分說地在馬祖土地上建立起來,由重軍守備。

許多建築在撤軍後並未改建,以閒置狀態持續封閉。因而對許多馬祖人來說,這次的藝術介入,也是他們首次得以親探這些共存日常許久的軍事設施。

一名駐53據點、同樣從台灣首次來馬祖的志工導覽時表示,這些藝術作品,就像一把把鑰匙,讓訪客開啟對馬祖的認識。或許,對許多本地人來說,這也是一次開啟家鄉過往記憶的難得機會。

計畫《傾聽島嶼的聲音》中的53據點,蔡宛璇作品《鄉音為響》。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計畫《傾聽島嶼的聲音》中的53據點,蔡宛璇作品《鄉音為響》。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部分藝術作品將保留,與珠螺村民共造未來

許多訪客想知道的是,這些終於被打開的記憶,是否會隨藝術島展期結束,而再度關上?

據連江縣府表示,后澳民宅的作品《採光》、梅石的聲音作品《又是一個以漁村開頭的故事》,都會保留下來。受民眾歡迎的53據點,也會不定期以活動形式開放。

另一件,將以常設形式保留下來的作品,是藝術家廖建忠製作的《珠螺花開時,》作品將仿真的榴彈砲倒置,自底端開出別名「彼岸花」的縣花紅花石蒜,象徵卸下前線使命後的新生希望。

計畫《地下工事》中的南竿77據點,廖建忠作品《珠螺花開時,》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計畫《地下工事》中的南竿77據點,廖建忠作品《珠螺花開時,》圖片來源山冶計畫。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而曾是列島少數務農重於漁業的村落「南竿島珠螺村」,也在田地、住屋被政府徵收,建造軍人公墓(1992年後成為「軍人紀念園區」),以及執行空飄宣傳任務的「天馬基地」2大建設後,村落生態也大幅改變。

1970年代以降,人口逐漸外移,忠烈祠周圍也成了民眾鮮少踏足之處。

策展人林怡華認為,珠螺居民的命運,長年受外力支配,將這件作品的命名交給居民決定,是重新賦權的象徵。

為此,策展團隊舉辦多場說明會,也在與社群溝通過程中,感受到老一輩居民期待改變的心情。

最後這件作品,經村民共同決定命名為《珠螺花開時,》也成為藝術島過程中,藝術家及當地社群共思地方未來願景的象徵性案例之一。

馬祖國際藝術島計畫《地下工事》77據點。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馬祖國際藝術島計畫《地下工事》77據點。馬祖國際藝術島提供。

官方表示,未來還將在作品周圍增設相關說明,並持續美化園區,期待讓珠螺再度成為民眾休憩、踏青的理想景點。

永不凋謝的彼岸花,似乎也意指,每一段切入的歷史事件未曾落幕,僅是逗點,而非句點。攜帶著過往獨特印痕,這塊土地上的生命與故事,還會持續前行。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城市學文章:
馬祖國際藝術島首辦爆紅!戰地3狂日本瀨戶內藝術祭根本不能比
馬祖10年等到3萬對的人!國際藝術島疫情交通不便為何起風了?
馬祖梅花鹿養來吃的?藍眼淚流出北海坑道「國軍最廢」要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