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馬舌餅開賣 串起社區情

中國時報【吳敏菁╱彰化報導】 牛舌餅為什麼不叫馬舌餅?老是有遊客好奇愛發問。不讓鹿港牛舌餅專美於前,緊鄰的秀水鄉馬興社區以老地名和馬姓的淵源就真的開發出「馬舌餅」,協會還成立社區柑仔店來專賣,激發旅人的興趣,創造利潤又回饋作為服務老人、兒童的福利基金。 馬興社區近來年年蟬聯績優社區,今年再度代表彰化縣入圍全國十大環保模範社區,村內國家二級古蹟益源古厝和板橋林家、霧峰林家花園齊名,因靠近鹿港觀光區,除各地社區組團來取經,周末假日也吸引相當多遊客參觀。 「馬興!是不是以前養很多馬?」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灶發現遊客對歷史、特產有無窮的想像,他解說益源古厝第一代陳文德以一根扁擔創基業,長子陳榮華在道光廿六年建華宅,娶馬姓之女為妻,為讓妻子日後存紀念,才取了「馬興」的地名。 陳明灶靈光一閃,知道遊客也愛到鹿港買牛舌餅,心想社區阿嬤熱心投入當志工,輪流烹煮風味餐提供老人天天免費吃午餐,不如也號召好手藝的志工來製餅,就讓「馬舌餅」替馬興代言,讓遊客嘗過都難忘! 村民一聽提議,興奮得七嘴八舌「這個有意思」,大夥集思廣益,決定開設一家馬興社區在地特產的柑仔店來專賣,兼作社區成果對外展現的一扇窗口。 一群熱心志工再度招兵買馬,找了村內麵包店合作,改良傳統牛舌餅配方,開辦烘焙班,烤出香噴噴「馬舌餅」;又彩繪貨櫃設計成融入環境的樹下「柑仔店」。 除了馬舌餅,柑仔店還販售村內工廠生產的雨傘等民生用品和社區素人藝術家的作品,成了人情交誼和物流交換的中心。 「來喔!來買馬舌餅!」遊客會心一笑「你們好有創意喔!」廿塊一盒賣一百五十元,平均一個月可以賣上兩、三千盒,一年多來,小小的柑仔店凝聚了大家的心,一個月一萬元利潤不多,但志工熱心輪流來叫賣,挹注社區廚房和學童課後輔導的經費,小小柑仔店小兵立大功,熱絡了溫馨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