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赴中/武漢大學座談 呼籲恢復兩岸留學

馬英九赴中祭祖第4天,下午前往有「中國最美校園」之稱的武漢大學,進行本次赴中的首場學生交流座談。

  • 3月27日起 12天行程全記錄【不斷更新】

座談開始前,螢幕顯示「歡迎馬英九先生和台灣高校師生蒞臨武漢大學」字樣,並播放武漢大學介紹影片。下午4時8分,馬英九步入會場;座談首先由武漢大學校長、中國科協院士張平文致歡迎詞。

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與馬英九握手致意。
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與馬英九握手致意。

輪到馬英九致詞時,他回憶卸任後於東吳大學教授國際法,一半學生來自中國,發現兩岸學生交流能創造出許多火花。但可惜一方面因為疫情,另一方面因台灣政府換了主導人士,「兩岸關係可以說是一落千丈,我實在感到非常難過、非常痛心。」

他以德法雙方征戰百年為比喻,表示德法兩國既不同文、也不同種,但在交流下成為歐盟最主要的成員,「多困難的事情他們都做到了,為什麼兩岸做不到呢?」

馬英九因此認為,兩岸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完成,「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岸的年輕人多接觸,大家說對不對?」現場隨即響起熱烈掌聲。他期盼武漢大學的學生能到台灣參訪,並承諾由馬英九基金會安排行程,讓兩岸學生交流成為長期的工作。

座談尾聲,馬英九喊話台灣政府恢復中國學生至台灣學習,「要趕快恢復,有一個正常的交流;同樣的,大陸也要恢復收台生。有了這個之後,另外再辦課外活動都不遲,可以同時並進。」

他重申,增進交流才能避戰謀和,冬、夏令營等具體實踐方法可以再研究,期盼這個暑假就開始進行,「希望在座的,我在暑假就可以碰到。」

座談全程未滿一小時,結束前張平文頒贈馬英九一本畫冊與兩套叢書,馬英九也回贈《中華語文大辭典》及其餘6本書籍。

他表示,兩德於1990年協議合併時急忙出版新版德文字典,不過「我覺得不必等到那時候編,可以早一些編。」因此卸任後便請接任中華文化總會的前行政院長劉兆玄投入籌備,2冊辭典收錄10萬詞條,並邀請兩岸共600位語言學者協助編纂。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傳中國要求台港藝人 保證10年「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