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文明活人獻祭祭品非女人 DNA檢驗首曝「全是小男童」

2020年10月24日,墨西哥尤加丹半島的奇琴伊察遺址,古建築物的牆壁上雕刻著人頭紋路。美聯社
2020年10月24日,墨西哥尤加丹半島的奇琴伊察遺址,古建築物的牆壁上雕刻著人頭紋路。美聯社


墨西哥尤加丹半島(Yucatan Peninsula)的馬雅古城奇琴伊察(Chichen Itza),曾出土大量人骨,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曾有活人祭祀的文化。大眾對於活人獻祭,通常先想到年輕人、處女等象徵生命力或純潔的對象;但最新一份根據古DNA分析的研究顯示,奇琴伊察的活人祭品,幾乎都是小男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各地考古顯示,活人祭祀的犧牲者有男有女,也有兒童。本月12日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的一項研究發現更多細節:為奇琴伊察一個地下室發現64具骸骨進行古DNA檢驗,全都是3至6歲的男童,其中四分之一有血緣關係,還有2對雙胞胎。

這個地下室是1967年在距離奇琴伊察神聖天坑400公尺遠的地方發現,出土約100具骸骨,研究人員檢驗了其中64具。這些骸骨大約是公元800年至1000年左右被埋葬的,當時正是奇琴伊察的勢力鼎盛期。

DNA分析發現,這些骸骨都屬於男童,是當地的馬雅人。除了很多人有血緣關係,骨骼中的碳和氮同位素分析也顯示,它們生前的飲食習慣也很相似,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男童可能是成對成對被挑選出來進行獻祭。

為了避免同一具骸骨被重複採樣,研究團隊只從每個孩子的顳骨岩狀部採集樣本,因為每個人只有一塊;報告共同主筆、哈佛大學人類學副教授瓦林納(Christina Warinner)說,這樣一來,如果出現了幾乎相同的DNA,也可以確定祭品當中有同卵雙胞胎。

瓦林納指出,雙胞胎在古馬雅人的傳說和文化當中有特殊地位,尤其因為一個「英雄雙胞胎」的傳說;在故事裡,這對雙胞胎進入冥界為死去的父親復仇。

目前不清楚當時為何進行了這場獻祭、也不確定取走他們性命的方法。瓦林納說,當時使用的獻祭方式包含了斬首、或者剜心。

2012年5月3日,墨西哥南部尤加丹州的奇琴伊察考古遺址,可看見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或稱為羽蛇神金字塔Kukulcan Pyramid)。路透社
2012年5月3日,墨西哥南部尤加丹州的奇琴伊察考古遺址,可看見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或稱為羽蛇神金字塔Kukulcan Pyramid)。路透社
2019年2月19日,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的一個洞穴中。美聯社
2019年2月19日,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的一個洞穴中。美聯社
2019年2月19日,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的一個洞穴發現的文物,裡面有約200個陶瓷器皿,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美聯社
2019年2月19日,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遺址的一個洞穴發現的文物,裡面有約200個陶瓷器皿,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美聯社

活人獻祭聽起來殘忍,不過報告共同主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考古遺傳研究員巴克拉(Rodrigo Barquera)強調,大家應該要知道,死亡和獻祭儀式,在當時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當時人們的世界觀和現代人完全不同,「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失去一個孩子,而是一個參與儀式的機會,無論這個儀式為什麼要求這種特殊的喪禮」。

雖然這份研究中,採樣到的骸骨都是男童,但是未參與這份研究的考古學家提斯勒(Vera Tiesler)說,古馬雅的曆法和儀式很複雜,一年之中不同的宗教活動、或不同的時間週期,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獻祭條件。

過去的考古學只能做骨骸鑑定,透過骨盆和其他一些骨骼,可以大致區別死者是成年男性或女性,但由於這些差異在青春期後才會明顯出現,因此很難辨別兒童死者的性別。

報告共同主筆瓦林納教授說,古DNA分析已讓高緯度地區的考古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但DNA在溫暖環境下容易降解,隨著技術進步,現在終於能深入進行中美洲地區的考古,而中美洲是個歷史文明極為豐富的地區,令考古學家大為振奮。

更多太報報導
國內支持度一個比一個慘 G7峰會如活死人赴宴
全球最強護照排名新加坡奪冠 台灣第69名被這國拒絕持護照入境
希臘遇有史以來最早熱浪 雅典衛城最熱時段暫時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