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代表處更名「台北」?他轟3.4億金援:史上最爛外交部

中華民國與立陶宛無邦交,如今駐館名稱又恐改成台北代表處,被質疑3.4億金援意義何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華民國與立陶宛無邦交,如今駐館名稱又恐改成台北代表處,被質疑3.4億金援意義何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2021年揭牌成立,是首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而12日立陶宛將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瑙塞達7日表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關係。對此,外交部回應,尊重大選期間各方意見表達,然而也強調台灣代表處名稱是雙方政府共識。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質疑,去年才爆出3.4億助立陶宛,但今年5月立陶宛竟要求我國代表處改成「台北代表處」?直批「史上最爛的外交部!」

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指出,儘管他原則上歡迎台灣設立代表處,然而為穩定與中國的關係,他認為有必要變更台灣代表處名稱,引發討論。

我國駐立陶宛代表處於2021年11月成立,正式英文名稱為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不同於台灣在歐洲其他非邦交國的代表處皆以「台北」為名,是首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

然而瑙塞達認為,該代表處中文名稱「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中的「台灣」,給人印象是對應到英文、立陶宛文的Taiwan,而不是Taiwanese。

蘇一峰今(9日)在臉書發文質疑,去年才爆出3.4億助立陶宛,台灣還向立陶宛主導的烏克蘭重建計畫捐贈1.5億元。但今年5月立陶宛竟要求我國代表處改成「台北代表處」?他直批:「史上最爛的外交部!不僅爛還會告人,這次還濫用密件,讓人民無法監督。」

對此,外交部表示,尊重立國總統大選期間國內各方意見的表達,這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同時也強調,希望各界瞭解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是台立雙方政府的共識,而且是經審慎協商後所決定,期盼兩國未來持續擴大合作領域,並深化雙邊情誼及民主夥伴關係。

看更多相關新聞
對抗的代價太沉重 立陶宛2022年對大陸出口重摔78%
立陶宛突傳把台灣代表處更名「台北」 準外交部長林佳龍的首要挑戰
立陶宛總統傳欲將我駐處改名 外交部:涉2國協議不會接受
立陶宛大選掀「台灣」代表處改名風波 李彥秀:跟8年前甘比亞事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