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做了一筆“0回報”的投資

一場影響深遠的投資。

即便是在VC圈,也總有一些投資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正如眼下,ESG理念開始席捲創投行業。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包括紅杉中國、深創投、高瓴、IDG資本、光大控股、毅達資本、大灣區基金、國投創益等一眾知名機構都不同程度梳理了自身的ESG實踐經驗。這個理念彰顯著一家公司對社會的責任感,是一股向善的力量。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4月清華大學110校慶之際,IDG資本向清華大學進行了一筆捐贈——面向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其實早在十年前,IDG資本就捐贈出資成立了清華大學-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時至今日,腦科學已經成為火爆的創業方向,攸關著人類的健康。

社會責任不再是一個空洞縹緲的詞語。悄然間,向來追求財務回報的投資機構,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公益路上。

這一幕同樣也在網際網路大廠上演。

這一次,騰訊“眾籌”了33億元

今年中秋節,1000名鄉村兒童正翹首以盼——去一次博物館。

偏遠的鄉村,家庭經濟條件差、文博學習意識匱乏、社會教育資源有限,但那裡的孩子更加渴望瞭解外面的世界。“我想去博物館,看以前打仗的兵器,比如,雙股劍、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一位名叫湯星星的10歲小朋友,寫下了這個願望。

像他一樣,懷揣此類夢想的孩子不計其數,但他們囿於偏遠一方,一個簡單的夢想往往都很難實現。於是,騰訊99公益日來了,他們將帶1000名鄉村兒童去探索博物世界——這也只是騰訊一年一度全民公益節行動的議題之一。

一切都要從這場騰訊最新的公益活動說起。於2022年6月啟動,這是一場主題為“一花一夢想”的使用者倡導:任何一位有心參與的普通使用者,都可拿出騰訊公益帳戶裡的小紅花,捐贈給騰訊篩選出的16個公益項目,幫助他人。使用者捐花而非捐錢,實現夢想的資金則最終來自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

所以說,這是一場0門檻的「投資」: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為公益項目中的其他人的夢想助力。而騰訊,則連續數年堅持著這場「0回報」的投資。

99公益日邁入了第8個年頭。

2015年,為了培養國民慈善意識,騰訊聯合各方發起了一次大膽的公益嘗試:在9月7日-9日期間,騰訊拿出9999萬真金白銀,對公益平台上的項目進行1:1配捐:使用者捐多少,騰訊配捐多少。使用者反應非常熱烈,配捐在短短幾小時消耗殆盡,使用者捐款高達1.27億。這也是99公益日的由來。

7年來,騰訊公益把99公益日這個短暫的公益事件,逐步打造成中國參與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廣、場景最多元的全民公益行動日之一,在世界上與美國Giving Tuesday、英國全民公益節“紅鼻子節”齊名。

今年的9月1日到9月10日,一場“十天模式”的公益馬拉松拉開帷幕:共有超過5816萬人次愛心網友捐出26億元,加上三個區域場募集到的7億元,公眾籌集善款總額超過33億元,將投入鄉村振興、教育助學、醫療救助、災害救援等領域。33億善款高效實現的背後,這場活動帶來了不同以往的意義。

首先,騰訊真金白銀在支援使用者的「投資」行為。據悉,99公益日的10天中,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在3億元配捐資金基礎上,設立1億元特別激勵資金。配捐金額持續保持在歷史高位,根據以往的資料,2015年到2022年,騰訊公益活動不僅使用者捐贈、參與人數持續擴大,騰訊官方拿出的配捐資金也從最初的不到1億,發展到今天的至少4億。

算上今年的4億,8年來,騰訊已累計為99公益日配捐近26億。與此同時,從規模上看,從2015年至今,“99公益日”撬動整個社會公眾的捐贈資金達130.7億元,資金體量也非常可觀。

其次,每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他人的「夢想投資人」。這是騰訊首次推出全民共創的“一花一夢想”公益互動機制,支援每一名愛心網友都可以捐贈小紅花,成為99公益日的產品經理。

今年99公益日期間,小紅花整體小紅花捐贈量超過1.82億朵,亦為歷年99公益日最高,相當於全國平均不到8個人就捐贈了一朵小紅花。

其中,面向愛心網友徵集和篩選的16個公益夢想,吸引了5954萬人次參與,捐贈小紅花1.07億朵,全部達到可執行標準。下一步,騰訊基金會將推動相關項目落地並定期向網友反饋進展。

正如騰訊基金會秘書長葛燄所說,“使用者不只是一個捐贈人,更是一個策劃者,企業提供資金幫助你實現夢想,中標的公益組織幫你落實夢想。”

過去,騰訊在創投圈的地位不可小覷,它用一個VC的角色,投出了幾百家形形色色的企業,用資金支援了心懷夢想的創業者;與此同時,騰訊也在通過公益平台的身份做著一場場更加特殊的投資,幫助普通人成為可以投資其他夢想的人、成為為解決社會議題而出力的人。

8年來,99公益日在創新中持續成長,幫助數億普通人與公益產生連接,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郭凱天表示,“99公益日致力於讓每一個普通人,無論什麼年齡、職業、收入,只要心存善意,都能一塊做好事。”

網際網路平台價值的另一面

楊鑫在給村裡的孤寡老人拍照。

這件事已經進行了5年,他每每走進鄉村,陸陸續續已給2000多位農村老人拍攝了“遺照”——他們都是孤寡老人,無子女,離開人世後或許僅存這一張照片。楊鑫本是位記者,5年前,她建立了陝西省商洛市彩虹公益中心,為當地農村老人拍遺照是她的公益項目之一。

這剛好暗合了騰訊99公益日的議題。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其中孤寡老人的數量超過1.18億。光是商洛市水平村,60歲以上老人就有270位,五保戶就有14人,多為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楊鑫和志願者們為他們拍遺照、送物資的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跟他們嘮嗑,排解他們內心的孤獨。

從2022年6月底以來,騰訊公益平台就開始面向愛心網友做夢想徵集,收到了7000多名愛心使用者的8000多個公益夢想,涉及關愛孤寡老人、關注鄉村兒童、環境保護和鄉村振興等多個公益議題。“關愛陪伴10000名鄉村孤寡老人”就是其中之一。

不難看出,作為社會工程的99公益日,有著調動全民公益積極性的潛力。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99公益日是一個良好的社會工程,調動了公益機構和社會公眾的積極性;項目很有創新性和社會性,是一個豐富的社會互動過程”。

騰訊公益作為一個公共性平台,耗費大量物力、財力、精力營運,不需要把所有問題都攬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更好地動員更多主體參與。

99公益日已經把公益“共創”理念滲透到活動各個環節,本次公益日還繼續設有自媒體合夥人計畫——120家自媒體在挖掘深度故事的同時,也發動各自讀者組成“小紅花夢想戰隊”參與一起捐,以槓桿之力撬動更多愛心網友。

例如真實故事計畫就作為自媒體合夥人參與了“關愛陪伴10000名鄉村孤寡老人”, 成為公益夢想的“共創者”一員。地球知識局也在2022年8月18日收到了一封貼著小紅花的邀請卡,一週後,他們從北京出發,踏上了跨越大半個中國的“公益真探”行。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四川西南部橫斷山脈的秘境——涼山彝族自治州。

涼山州是過去幾年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在那裡,他們實地探訪了一家名為“杉樹公益”的機構在西昌的支教項目地,實地探訪了位於民勝鄉核桃村的明天小學,體會了支教的艱辛和大山裡孩子的不易,也讓公益主張走得更遠。

今年,是99公益日自媒體合夥人計畫發起的第三年,“做網際網路公益的見證人、守門人、同行人”的基礎上,今年自媒體合夥人將正式成為公益夢想的“共創者”。可以說,在平台通過KOL公益戰隊形式,讓各界網友來參與到公益活動中,更好地實踐了人人公益、人人共創的理念。

99公益日期間,超過120家各領域頭部自媒體組成“小紅花夢想戰隊”吸引了近20萬愛心網友,貢獻小紅花近30萬朵,累計籌款額近200萬元。其中,120家頭部自媒體戰隊認領的3個公益夢想已經全部達成目標。

三年來,累計有超過420家自媒體,通過自媒體合夥人計畫發起專屬公益戰隊,深度參與到公益事業中,關注的公益領域涉及,教育、環保、救助、鄉村振興等各領域。自媒體合夥人計畫項目孵化的公益內容觸達使用者超10億,吸引累計捐款近千萬。

公益機構和自媒體攜手,共同發起一個公益小目標,機構和媒體各自發揮特長,由公益機構全程負責善款的接受和調配以及計畫的執行,而自媒體人則發揮傳播之力,和粉絲一道通過關注來呵護這個“專屬公益計畫”的成長,同時,媒體的監督力量也讓公益項目的執行更加透明,更加具有公信力。

媒體的文字有真實的力量,也讓公益傳播“久久”可持續。

當網際網路巨頭轉舵,可以為社會帶來什麼?

2021年4月,騰訊內部成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可持續社會價值事業部(Sustainable Social Value Organization,簡稱SSV.org)。

對於此次組織架構的調整,創始人馬化騰以及騰訊全體總辦,還向全球騰訊人發出一封信,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信中是這樣說的:

“2002年創業初期,我們把舊電腦從倉庫裡找出來翻新,送給山區裡的孩子,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是我們最樸素的信念;2008年,面對汶川地震,我們發揮網際網路社交平台的網路動員作用,激發全民公益的熱潮和志願服務的力量;去年新冠疫情爆發,騰訊人不計得失、全力以赴投入戰疫,開發數字戰疫產品,又一次打開了我們思考的邊界。”

可見,公益的基因、以及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造的信念,一直流淌在騰訊的血液中。

除了升級組織,投入技術、產品和營運力量之外,騰訊集團決定首期投入500億元,在基礎科學、教育創新、鄉村振興、碳中和、FEW(食物、能源與水)、公眾應急、養老科技和公益數位化等方面推動社會價值創新。

幾個月後,騰訊宣佈再次增加500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畫”,並深入結合自身的數字和科技能力,在諸如鄉村振興、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層醫療體系完善、教育均衡發展等民生領域提供持續助力。

配合這1000億轉型資金,騰訊還運用自身的數位化產品和科技創新能力,覆蓋更廣和更深的攻堅領域。

去年的年報上,騰訊對於公司產業網際網路板塊的整體表述有了新的變化——從追求規模增長回歸到了追求社會價值和使用者價值,不再打規模戰、低價戰。而這一切都是騰訊將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平衡的強大註腳,也就是說,騰訊正在更多地從社會價值出發,去研究大家到底需要什麼。

一位騰訊內部人士表示,“像騰訊文件、騰訊會議,就是公司在這兩年轉變了發展思路,更追求社會價值導向後產生的兩款爆款產品。”

近年來,騰訊在基礎科學、前沿科技領域持續加強科研投入,積極開發能夠助力產業轉型、支援實體經濟、增進社會福祉的科技產品和解決方案,許多前沿科技成果已被應用於推動數實融合、產業發展等領域。

曾有投資人說,“偉大的公司必須大,但大公司不一定偉大,大公司和偉大公司中間只隔了三個字母,那三個字母就是ESG。”騰訊也在不遺餘力履行企業社會價值,幾個月前,其發佈的2021年年度ESG報告顯示,2021年騰訊公益平台共有1.5億人次在該平台上捐出善款54.46億元。

如今,新一年的99公益日即將收尾,但公益行為卻遠遠沒有停止。而這筆公益支出的回報,長遠來看是無窮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楊繼雲,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