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訴淘手游案開庭:我的賬號到底屬於誰?

被起訴的淘手游

近日,騰訊淘手游不正當競爭一案在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

這場訴訟引起了游戲行業內外的普遍關注。今年7月27日,淘手游發布了一篇面向大眾的聲明,指出騰訊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他們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停止《地下城與勇士》在淘手游平台的信息傳播、賬號和金幣交易。據瞭解,該案件在當月25日於重慶開庭,淘手游一方敗訴,並提起上訴。

根據淘手游的聲明,騰訊主張旗下產品《地下城與勇士》的“賬號以及虛擬物品歸屬權都屬於騰訊,玩家只有使用權”,而淘手游為玩家提供自主交易平台實際上侵犯了騰訊對於賬號的所有權,“構成了針對騰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註:《地下城與勇士》手游擁有大量用戶,也因此產生了不少虛擬物品交易的需求

騰訊針對淘手游的訴訟並不是孤例。事實上,從2020年開始,20多個國內主營第三方游戲交易業務的平台(如5173、DD373、交易貓、UU898等等)都被騰訊以不正當競爭、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等理由起訴,其中一些小平台已經敗訴,大部分案件仍在審理中。

游戲廠商和第三方平台的訴訟,表面上是公司之間的商業糾紛,但從長遠來看,這些訴訟有可能會徹底改變廠商和第三方平台之間權利義務的邊界,改寫整個游戲產業的游戲規則,甚至對普通玩家的權益產生巨大的影響。

從根本上來看,這些訴訟的背後其實是兩個問題:第一,在這個虛擬世界的比重逐漸增加的時代,虛擬財產究竟歸誰所有?第二,基於虛擬財產的平台交易是否合法?

虛擬財產究竟屬於誰?

如今,人們越來越多地在虛擬世界中生活,而與虛擬世界相關的權益問題也越發受到社會大眾的關注。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或許很難感受到這些權益問題的邊界模糊會對自己產生什麼影響,只有等到權益受到侵害時,仔細想來,才會意識到許多重要的權益問題的答案其實是不明晰的。比如說,我對於一項已經購買的裝備不滿意,我是否可以要求退款?如果我被運營商封號,我是否可以索取經濟賠償?我不想再玩這個游戲了,是否可以出售自己的賬號?如果我在賬號交易平台上被騙,是否可以追回自己的損失?我死後,我的賬號是否可以贈送或者被繼承?

註:許多玩家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投入了時間、金錢甚至情感的賬號,事實上並不歸自己所有

從理論上來說,公民的虛擬財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根據《民法典》第127條,虛擬財產應該得到保護,但這條法律只是概括性、指引性的規定。按照天同律師事務所蔡文苑律師說法,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權利歸屬、權利行使等具體規則依然存在大片立法空白。從目前的司法實踐來說,同樣涉及到虛擬財產權益問題,不同的糾紛案件的判決對於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的認定,都根據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並未有統一定論。

從普通玩家的角度來看,這種狀況則可能有些令人不安。擁有長達10年網游經驗的劉先生表示,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對於游戲賬號的權益問題,一直以為“買來的東西就是屬於自己的”,直到看到這些訴訟的新聞才驚訝地意識到,“原來游戲玩家對賬號和虛擬物品只有使用權”。

“從我們玩家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合理的。我買來任何東西,不想要的時候都可以轉讓給別人,憑什麼虛擬財產就不可以?”劉先生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用各種平台進行賬號和道具交易,我會賣賬號給別人,也會從別人手裡買到我想要的東西,這是用戶的基本權利吧?”

事實上,有大量用戶與劉先生一樣,早已習慣了在第三方平台上進行虛擬物品交易。包括淘手游在內的許多交易平台都存在多年,有一些幾乎是與網絡游戲同時誕生的,這些平台的存在自然是為了回應用戶的龐大需求。

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平台一直都是合法經營,都持有國家文化部發放的“利用互聯網從事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的經營許可證。他們不理解的是,這樣一個既滿足大眾需求、也符合法律規范的行業,到底錯在哪裡?

騰訊的主張合理嗎?

在一審判決書中,騰訊列出了淘手游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造成的3點損害。第一,平台對游戲本身的運營造成損害;第二,平台違反了《騰訊游戲許可及服務協議》,對玩家的利益造成損害;第三,平台擾亂了游戲市場的競爭秩序,違反了國家要求網絡服務實名制,也違反了游戲行業中禁止第三方交易游戲賬號的行業慣例。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確實在《騰訊游戲許可及服務協議》中寫明了,不允許用戶通過第三方平台買賣賬號以及游戲內的各項虛擬財產,這也是騰訊提出訴訟的重要依據——但另一方面,所有的法律規范都是在不斷更新的,也並不是一經訂立就永遠不能改變,更何況與虛擬財產相關的法律還在不斷探索和修正。

因此,市場上也有相關聲音一直在探討,騰訊的用戶協議是否符合當下的法律規范?以及這樣的用戶協議是否與《民法典》對與虛擬財產的保護精神相悖?

民商事資深律師張勇對此表示,由於《民法典》對於虛擬財產的相關規定相對寬泛,因此具體落實到案例還存在不小的爭議空間。“但目前騰訊游戲在用戶協議中基本排除了游戲玩家的主要權利,我個人認為還是應當從保護用戶的角度,對這樣的格式條件進行更加嚴格的限制。”張勇律師說,目前各地的司法判決還存在很大的差異,也有部分法院在判決中認為用戶協議的條款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從而認定相關協議無效。

根據張勇律師的觀點,當玩家們為游戲賬號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後,這個賬號中的虛擬游戲角色、物品等就具有了較強的個人屬性,也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價值。“如果這個時候游戲公司告訴我,我的游戲賬號只是一個使用權、登錄憑證,我不能把游戲賬號進行交易、贈送,顯然是對玩家個人權利的重大損害,也與《民法典》確立的公平原則相悖。”

訴訟結果將影響行業走向

目前尚不知道這個訴訟案的最終結果會如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淘手游之前, DD373、5173、交易貓在內的十幾家交易平台也同樣被起訴,這說明這些第三方平台都同樣面臨著權利糾紛問題。

實際上,這些訴訟的根源可能不是表面上的法理爭議。正如淘手游在7月27日的公告中所說,賬號交易行為並未被完全禁止,許多第一方參與的交易平台仍然在運行。如果禁止了淘手游等第三方平台,最有可能的結果並不是減少了交易,而是讓越來越多的玩家將他們的交易行為轉移到另外的平台上。

如果市場上的這些第三方平台都被清除出去,最後很可能只會僅剩的幾個交易平台,廠商和交易平台之間構成了一個內循環,廠商既能從出售虛擬物品中獲利,還能從用戶的自由交易中再度獲利。從長遠來看,這個循環可能會導致市場嚴重失衡,大公司可能將會有能力掌握和訂立市場交易的游戲規則,最後傷害的還是普通用戶的基本權益。

未來,游戲玩家的權益何去何從?

在當下,虛擬財產的權益糾紛是相當復雜的爭議。哪怕只是一首歌、一個應用軟件、一本電子書,當人們開始習慣為數字產品付費的時候,廠商和用戶之間的權益問題就產生了。

從廠商的角度來說,如果人們能夠輕易地把自己的賬號轉手給別人用,理論上一個人的賬號就可以轉手給世界上所有需要的人用,那麼廠商也就無法從中正當獲利。隨著技術的發展,廠商通過激活碼、綁定賬號甚至實名制認證等手段保護自己的權益,這也是正當的。

但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花了錢只能購買使用權而非所有權,這又有點兒不符合常理。不玩了以後把賬號轉賣給別人,就像是轉賣二手商品一樣,應該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何況,哪怕是花了錢的,也不能保證永久的使用權:書有可能突然下架,歌曲有可能無法下載,游戲數據也可能丟失。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用戶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註:在數字時代,虛擬財產的權益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游戲廠商和第三方平台之間的爭端將對我們普通用戶產生怎樣的影響?

對於第三方平台來說,這場法理爭議對於他們而言又像是一場無妄之災。第三方平台最初是為玩家提供便利而存在的,同時也起到交流、分享、互通有無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第三方平台的存在也是游戲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個明證:人們從一個游戲玩到下一個游戲,市場在改變,行業在發展,就像活水一樣源源不絕、生生不息。一味地禁止、清除、隔絕,傷害了玩家的權益,最後傷害的可能還是游戲行業自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媒匯財經”(ID:lanmeihcj),作者:王強,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