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一秒到新竹!「這樣騎」更安全 雙新自行車道朝聖者必看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貫通新竹、桃園的「雙新自行車道」自開通後,帶動濱海觀光旅遊,但如何騎乘更安全?除縣府做了許多改善努力,想來朝聖者也需先看,會讓旅程更安全、更愉快。

體會一秒到新竹!「這樣騎」更安全 雙新自行車道朝聖者必看
體會一秒到新竹!「這樣騎」更安全 雙新自行車道朝聖者必看。(圖/新竹縣政府)

新竹縣交通旅遊處處長陳盈州表示,騎乘自行車發生事故原因,最多是「自行車違規行駛」,例如:未靠右行駛、闖紅燈左右轉、分心駕駛、行經路口雙方未注意、未禮讓,其中又以與自小客車同向擦撞最多,肇事年齡分佈在25至64歲間。

由於當地許多自行車道屬於原先舊城區,當初未規畫人行道空間,有的受限於路幅寬度,因此騎乘時,除要行駛於慢車道,還有幾個重點需要注意。

首先,轉彎時,要先沿慢車道外側放慢速度,確認後方沒有來車,再靠邊右轉。左轉時,建議採「兩段式左轉」。要注意大型車輛在轉彎時產生的內輪差,需保持適當安全距離。大型車會產生強力氣流,自行車騎士若發覺大型車輛要超車時,最好靠邊、暫時停車,以免發生危險。

縣府建議自行車要安裝白色或淡黃色的頭燈,以及紅色尾燈。在反光裝置上,建議保持清潔且完整,以利夜間其他用路人辨識。

在縣府打造「自行車友善環境」方面,縣府已評估設置「人車共道」標誌的可行性。如果空間有限,無法增設專屬自行車道者,則由路權單位於 Youbike 站點處加強告示「人行道上,自行車請牽行」牌面,提醒騎乘者要優先禮讓路人。在車流量較大的路口,增設「當心腳踏車」標誌,以提醒用路人行駛安全。

雙新自行車道串連周邊公共自行車熱門騎乘路廊,包含新竹高鐵站和六家車站周邊的「勝利七八街、自強南北路、復興二路、復興三路、嘉豐五路、嘉豐南路」等道路,這些路段都已設置「人車共道」標誌牌面。至於「文興路一、二段」雖為熱門騎乘路廊,但因路幅未達設置人車共用條件,已同步轉請路權單位未來重新刨鋪道路與重新規畫,以利市區通勤、通學、旅遊騎乘更安全。

雙新自行車道自開通後,打通新竹縣至桃園市濱海路網的斷點,大幅提升雙邊車友「跨域旅遊」的方便性,搭配周邊優美的濱海景觀,迄今都是民眾騎乘自行車與散步的熱門去處之一,假日周末也常見民眾攜家帶眷免費遊憩,已成為新竹縣新豐鄉及桃園市新屋區的熱門濱海闔家景點。

「雙新自行車道」最初是縣府汲取地方人士意見所發想,再由新竹縣政府接手規畫自行車濱海觀光特色與藍帶景觀軸帶,並向交通部公路局爭取經費7,500萬元興建而成。

談起當初施工困難點,陳盈州回憶,當時主橋施工階段,正好邁入112年秋季,當時沿海吹起強勁東北季風,在安全考量下,無法以單元構建吊裝組合方式施工,因此改採兩台200噸輪式吊車一起作業。

200噸輪式吊車伸臂後,作業空間需9公尺,原設計施工構台僅有6公尺,寬度不足且在經費有限情況下,無法增加更多施工構台數量,在設計團隊與施工廠商討論,透過檢視作業空間臂展與構台載重能力,最小量化調整構台寬度,終於讓施工得以進行。

完工後的「雙新自行車道」向南可延伸新豐鄉濱海自行車道,銜接紅毛港遊憩區,經鳳坑沙灣至台15線的自行車道路線,向北可連接桃園綠色隧道及永安漁港等觀光景點,一路精彩,民眾不要錯過。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黃仁勳闊綽付小費!厚厚一疊紅包送店家 美女主播曝金額
福壽攜手momo浪心守護家人一輩子
養寵物不如養貼圖? 網推這2款超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