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務實致用 教育部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結果揭曉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肯定學生展現創意與實務能力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肯定學生展現創意與實務能力
參賽學生向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說明作品主題和內容
參賽學生向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說明作品主題和內容
國立彰化師大附工學生團隊以「融匯貫通—彰化轉運站設計規劃」為題參加競賽
國立彰化師大附工學生團隊以「融匯貫通—彰化轉運站設計規劃」為題參加競賽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參賽學生熱切互動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與參賽學生熱切互動

教育部國教署主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專業群科112年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今(6)日舉辦頒獎典禮,競賽分為「專題組」及「創意組」,185件優秀作品歷經校內初賽、15所群科中心複賽及全國決賽3關,從2000多件作品脫穎而出。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親自頒獎表揚獲獎學生和指導老師,也肯定學生展現創意與實務能力。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表示,參與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將對日常生活的觀察連結平時課程所學,這些主題發想可能延伸自家裡所經營的工作,或是學生觀察到生活中的不便,期望能有更好的構想來解決這些問題,透過團隊合作,精進並產出非常好的作品。今年競賽競爭特別激烈,有2100多件作品參加專題組及創意組初賽,185件作品脫穎而出進入決賽,除了肯定學生們的用心,也感謝指導老師3年來的知識傳授,並讓學生從實作中學習,體現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精神。潘文忠部長並表示,教育部規劃自112學年度起,在技高前導學校推動「專題實作先導課程」,期盼老師們系統性的帶領專題實作,提早協助學生規劃、發想專題的題目,訓練口語表達與團隊合作,讓學生能夠有更扎實的專題製作系列訓練。

 

國立彰化師大附工學生團隊以「融匯貫通—彰化轉運站設計規劃」為題,參加土木與建築群專題組競賽,張同學表示,團隊5位成員平時都搭公車通學,有感於彰化市區公車站月臺動線設計不佳,不但常造成交通阻塞,對行人也不友善,因此希望能設計規畫一個優質的公車乘車環境。鄰近彰化火車站的喬友大樓因多次火災被鑑定為危樓,將強制拆除,學生就以此發想,在喬友大樓基地建置彰化轉運站,斜角式和線性式月臺的設計方便乘客上下車;此外,也整合各家客運公司,解決誤點問題,改善目前動線問題,提供更優質的乘車體驗,為彰化在地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張同學表示,參與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能提早適應業界,重新學習各類型知識;專題實作的技能在大學也用得到,如果能獲獎,對於大學推甄也很有幫助。

 

國教署表示,進入決賽評審者「專題組」有158件作品、259位指導教師及628位參賽學生;「創意組」129件作品、212位指導教師及367位參賽學生,為爭取高分,學生卯足全力將自己的創作作品、展示海報、成果報告在攤位中呈現,並以活潑多元的方式進行現場口頭說明。在審查委員逐一進行評分,最後評選出決賽「專題組」103件作品及「創意組」82件作品獲獎。

 

專題組電機與電子群第一名作品「智能人流偵測警報系統」,由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獲獎,學生有感於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意識到動線規劃與人潮疏通的必要性,從網頁、後端伺服器和硬體電路三方向同時進行分工合作,雖然過程中為了精準人頭計數模型,在軟體與零件的選用、I/O 板的設計、AI模型的訓練,常常遭遇困難,但學生都一一克服,除了接觸到平時課業上無法體驗的事物,也在專題過程中學習到技能競賽不同的技術。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專題實作及創意競賽讓學生應用所學專業及實習課程,「專題組」以專業、節能與實用性為主;「創意組」以環保、結合生活與獨創性,鼓勵學生在競賽期間不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透過蒐集資料、統合知識、溝通與協調,提倡研究發明風氣,培養科學與研究的基礎。本屆競賽作品充分發揮技術型高中學生的創意與實務能力,具體展現技術教育再造的成果,建立技術型高中學校與業界合作的管道。得獎作品資訊,可至專題及創意製作競賽網站臉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