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署首推運動村里認證 提升當地正向發展

記者張翔程/臺北報導

為活絡村里基層運動風氣,讓運動成為在地生活的一部分,教育部體育署今(31)日舉行「113年運動村里認證」全臺起跑記者會,並自即日起開始接受全臺村里辦公室提出運動村里認證申請,鼓勵村里活動融入運動元素。體育署長鄭世忠表示,期待透過推動運動村里認證,大力支持地方政府與基層體育組織,舉辦多樣化的體育活動及課程。

考慮城鄉差距與人口組成的差異,體育署自去年開始積極與專家與地方政府研議,召開多次的專家及地方政府會議,並於今年舉辦北、中、南、東4區村里長座談說明會,彙整各區村里長參與提供意見,訂定出運動村里認證標準,並於今日開始正式啟動試辦計畫,分為「村里體育運動現況」、「運動宣傳與推廣」、「社會資源連結」。

其中村里體育運動現況包括辦理運動活動經驗,定期常態運作之運動團體類型、數量與參與運動人次、運動場所類型與數量等;運動宣傳與推廣分為實體及網路運動宣傳兩大類;社會資源連結則是包含與政府單位、民間團體或私人企業等面向。

有意參與認證的村里辦公室,只要於今年7月19日前提出正式申請書及上網填寫認證問卷,經過審核作業後,預計將於9月公布通過名單,獲選村里長將受邀出席10月18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認證分享會暨頒獎典禮,並獲得獨家採訪報導,未來體育署也將優先提供運動師資、科技體適能檢測等資源,協助獲認證的運動村里進一步提升運動環境。

體育署邀請全臺22縣市的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及村里辦公室等相關協助辦理運動健康活動的夥伴共同響應參與,期待獲得認證的村里能成為在地運動活力的代表,彰顯地方永續運動氛圍,提升村里正向發展,進而活絡地方運動交流。

體育署舉行「113年運動村里認證」全臺起跑記者會。(體育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