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文化局疫後重啟高雄藝術體驗教育 超過7000名學童參與

因疫情已經停辦三年的高雄市藝術體驗教育計畫,再次啟動!今年九至十月,高市府文化局透過「劇團前進偏鄉校園」及「學童進入專業劇場」雙向方式交流,計有超過六十所國小、七千名學童參與,有些學生是首度親近及體驗傳統表演藝術,直呼新鮮有趣,更啟發孩子未來想成為操偶師的想像,讓參與演出的劇團人員相當感動。(見圖)

文化局今(卅)日說明,高雄市藝術體驗教育計畫至今年已邁入第十五年,自縣市合併後,已舉辦超過三百場教育專場,有超過十萬名學童進入劇場;今年首度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合作,以「傳統戲曲」為主題規劃「戲曲遊藝」,包含歌仔戲、布袋戲、皮影戲及傀儡戲等多元戲種,邀請尚和歌仔戲劇團、奇巧劇團、永興樂皮影劇團、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天宏園掌中劇團、新世界掌中劇團及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共七團,推出二十四場藝術教育。

文化局王文翠局長表示,高雄市幅員遼闊,透過邀請團隊進學校、或帶領學童至專業場館欣賞演出,以實質行動化解交通地理位置的隔閡,以及藝術資源分配不均的課題,期待傳統藝術走入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厚植新世代的文化視野;再者,透過欣賞傳統戲曲,從過程中的台語口白與唱腔語彙,學到很多台語課本中學不到的詞彙,也期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能跳脫教室進入不同的藝文空間,體驗及感受藝術的多元文化面貌。

大樹區姑山國小洪麗晴校長指出,學校雖不在高雄市核心轄區,但因為團隊親自走訪校園,許多孩子都非常期待!藝術體驗提供孩子更多元的學習內容與文化刺激,讓學生跳脫傳統課本知識,近距離體驗傳統表演藝術課,進而親近傳統藝術,以多元樣貌認識台灣本土語言。

參與演出的天宏園掌中劇團葉勢宏團長提到,疫後重啟藝術體驗教育計畫是很重要的契機,能走進校園演出、近距離與學童互動,藉由學童單純直接的回饋,甚至有五年級的同學表示未來想當操偶師,讓團隊非常感動,也認同計畫的成效;劇團運用大型玩偶道具與煙火展現當代偶戲的多元聲光效果,同時也規劃學生實際操作及DIY獨一無二的戲偶,新奇且兼具感官印象的呈現方式極具吸引力,並且在演出外也會介紹布袋戲的雕刻、彩繪及工藝等。
進劇場觀賞演出的教育場次是邀請尚和歌仔戲劇團帶來《我的玉兔奶奶是隻大野狼》,重新改編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小紅帽》,並加入許多有趣的角色,以西方童話融入傳統歌仔戲的唱唸作打基本功,並設計特色闖關互動,讓歌仔戲團員帶領小朋友一起上台成為戲中的一份子參與演出、完成任務關卡,體驗歌仔戲獨特的親和力與表演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