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電動單車致綠色物流普及 倫敦盼單車貨運年減3萬噸排碳

在倫敦北部繁忙的街道上,水電工休姆萊特快速穿越塞車長龍,順利前往下一個工作地點。他2年前把工作使用的福特小皮卡,換成電動自行車,只帶輕便的工具上路,從此擺脫了可怕的堵車噩夢。

休姆萊特過去每天最多接5到6個預約,現在可以接到7到8個,收入變多,省下大筆油錢,小皮卡變成儲物車,大型安裝就讓廠商把設備直接送到客戶家裡。

休姆萊特說:「我發現像這樣堵在車陣中,會讓我壓力很大。如果我1天內要完成多項工作,如果我跟人有約快要遲到,我知道騎電動單車何時會到,精確到1、2分鐘之差。」

倫敦這家物流公司Zhero,也大量使用電動自行車送貨.他們的主要客戶是市區的藝廊,藝術家工作室與裱框等相關業者;共同創辦人夏普說,電動自行車是倫敦市區貨物流通最理想的選擇,不但符合藝術界客戶對環保的期待,也更經濟快速。

物流公司共同創辦人夏普指出,「有時候我們1天可用載貨自行車,送貨30到40趟,用廂型車只能跑8到10趟。」

倫敦開車大不易,不但有昂貴的塞車稅,連超低碳排區的範圍,都從部分地區擴大到全城,老舊車輛駕駛面臨高額空污費的負擔。

倫敦為達成2030淨零排碳城市目標,也推動貨運自行車計畫,控制新冠疫情以來線上購物大爆發,推升的物流排碳量。當局估計這項計畫,每年可減少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電動載貨自行車業者認為,這個產業的黃金10年即將來臨。

電動載貨自行車業者賈康內利說:「每天報紙上都寫著,倫敦交通大打結,汽油價格漲翻天,還有超低碳排放區污染等等,這一切就像是金字塔,把電動自行車市場給推升出來。」

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原本就有騎單車的傳統,地形與相關基礎設施都很友善。高油價高污染時代,電動貨運自行車成為王道,商機大開,最大市場德國,去年就賣出16萬5000輛,後起之秀英國市場也出現爆發式成長,今年前5個月銷售增加3成,讓業者對後市充滿信心。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貿易戰殃及台自行車產業 力求轉機回台設新組裝線
中連貨運將退出貨運市場 大裁員1036人
慢速運具常與車爭道 易衍生交通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