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計畫 撥2成當薪水

中國時報【林志成、余祥╱台北報導】 政府年金改革對大學留才、攬才造成衝擊,教育部決定「補破網」,明年上路的「高教深耕計畫」,學校申請到經費後,可用2成做為老師的彈性薪資。此外,教育部也將推動在大學內成立「研究服務公司」,提供企業所需的服務,增加老師收入。 最近不斷有大學校長及教授表示「年改影響留才、攬才」,教育部提出因應對策,次長姚立德昨說,過去各大學爭取到邁頂、教卓或典範科大的經費後,可用1成來做為老師的彈性薪資,明年這3項計畫整合成「高教深耕計畫」,學校可用其中2成來做為彈性薪資。 姚立德說,過去邁頂、教卓或典範科大每年經費共118億元,行政院將核定的「高教深耕計畫」經費,「比過去高出滿大的比例」,因此即使多用10多億元給老師加薪,教學及研究經費並不會受到影響。 姚立德還說,《科技基本法》已在立法院修正通過,老師可以將研究成果設立公司;教育部還將推動在大學內成立「研究服務公司」,由學校、老師或畢業研究生一同出資,提供企業所需要的服務。 姚立德舉例,現在企業很需要導入AI(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教授或畢業研究生就可以加入學校的「研究服務公司」,為企業提供服務,也增加自己收入。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調高彈性薪資的比例,多少對攬才有些正面助益,但跟年金改革似乎無關,頂尖大學老師多半是從國外大學畢業回台,過去不少人看重退休待遇的誘因,即使現在教育部調高彈性薪資的比例,也無助於年改後會大砍退休金的事實。 至於教育部認為《科技基本法》已讓老師可以成立公司增加收入,交大副校長陳信宏回應,國外大學之所以給教授高薪,就是希望他們心無旁騖好好做研究,但台灣不想辦法提高教授薪資,反而是要他們自己花力氣、想別的辦法賺錢,一定會影響研究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