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 改善新生兒呼吸窘迫不缺氧
一名婦人罹患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症,從婦產科診所轉診到豐原醫院,生下一名男嬰,體重達3960公克,但出生當天就四肢末端明顯發紺、哭泣不停、使用氧氣導管,血氧數值一直未見起色,醫師發現男嬰是合併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還併有新生兒肺炎,病況危急,經細心照料,缺氧情形逐漸改善,拔管後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High Flow Nasal Cannula)。現在男嬰喝奶狀況良好,也不再缺氧。
豐原醫院主治醫師馬瑞杉表示,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RDS)是導致新生兒住加護病房最主要之原因,也是新生兒致死的主因。新生兒會有呼吸困難的表現,如呼吸急促,喘鳴聲,肋間或肋緣下、胸骨下的凹陷,鼻翼搧動,也常伴隨發紺。而造成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除了剖腹產因素以外,新生兒窒息、延遲臍帶結夾、產婦有糖尿病及新生兒體溫較低等,都會增加此併發症的機率。
醫師說明,由於傳統鼻導管會造成鼻黏膜乾燥與刺激,每分鐘僅能提供1-6公升的醫療氣體,無法支持需氧量更高的患者。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則透過設備將氣體溫度加熱到人體體溫,也就是37°C,並濕化到理想的人體飽和蒸氣壓,藉此提供更高流量的氧氣治療。新生兒拔管後,過去主要是使用傳統經鼻正壓呼吸器,比較會讓小朋友不舒服躁動,而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可以減緩在鼻內異物感,讓患者可以減輕不舒服感,而且文獻上也發現其成功脫離呼吸器的比例比使用傳統經鼻正壓呼吸器高。
馬瑞杉醫師表示,新生兒呼吸窘迫雖然常見,但男嬰一出生就有呼吸窘迫情況,併有新生兒肺炎,是臨床少見的案例,這也是院方首例新生兒使用高流量濕化氧氣經鼻導管系統輔助治癒的個案。(圖:張文祿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