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燒、喉嚨痛怎麼快篩都陰性 醫師揭病因是「這3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目前第三波本土疫情回彈,出現高燒、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民眾往往會聯想是否染疫,然有名50多歲男性出現上述症狀且家人確診,但PCR結果卻為陰性,檢查發現是肺膿瘍,醫師指出,中風長期臥床的病人、酗酒、糖尿病等都是危險因子,提醒民眾快篩為陰性後仍出現呼吸道症狀,還是需要到醫院檢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日前發布新聞稿指出,1名有糖尿病史的50多歲男性,因高燒、喉嚨痛3天,前往急診求診,且其同住家人確診,但該男子PCR檢驗結果為陰性,給予症狀治療藥物返家卻仍持續發燒,且後續合併有胸痛產生。

聯醫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劉冠霆說明,該名患者在2天後返回急診,胸部X光片檢查顯示,有1個開洞性肺腫塊,後續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肺膿瘍,且病患住院後同時發現血糖過高,痰液中培養出克雷白氏桿菌,在接受抗生素治療和血糖控制後,症狀隨即改善,肺部開洞性腫塊也慢慢變小,出院後繼續以口服抗生素完成6周治療。

患者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肺膿瘍。示意圖,趙世平攝
患者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肺膿瘍。示意圖,趙世平攝

劉冠霆解釋,肺膿瘍主要是細菌感染造成局部肺實質壞死或蓄膿,影像學上有時可見肺實質開洞,形成空氣—液面變化;電腦斷層檢查則可幫助鑑別診斷,排除腫瘤、膿胸或其他肺實質疾病。

劉冠霆指出,中風長期臥床的病人、酗酒、蛀牙、牙周病、肺癌引起的阻塞性肺炎、糖尿病、免疫功能不全、施打毒品等,都是肺膿瘍的高風險族群,而其病程通常是慢性,但也可以急性表現,臨床症狀包括:發燒、咳嗽、胸痛和咳血。

針對肺膿瘍治療,劉冠霆表示,原則上以內科治療為主,抗生素需使用6周,若治療反應不佳,才會考慮引流或手術處理,他也提醒,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有發燒、咳嗽、胸痛等呼吸道症狀,不一定是新冠病毒感染造成,若自行快篩檢驗陰性後,仍持續有症狀,還是需到醫院做詳細檢查,確定病因。

肺膿瘍主要是細菌感染造成局部肺實質壞死或蓄膿。示意圖,葉志明攝
肺膿瘍主要是細菌感染造成局部肺實質壞死或蓄膿。示意圖,葉志明攝

更多壹蘋新聞網報導
獨家|衛福部爆強收「公積金」幫高官辦趴 基層怒轟遭剝皮「一日捐」!金流曝光
獨家|小甜甜老公PO家暴現場對話影片 反擊「老婆先踹我5-10分鐘」
獨家|「肉體交疊片」遭勒索6百萬 鄉長轉戰鄉代會主席!這樣回應不倫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