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世界職業巡迴賽系列報導7-Challenge Tour(挑巡賽)

高爾夫》世界職業巡迴賽系列報導7-Challenge Tour(挑巡賽)

【羅開新聞中心 Minsey Weng文】職業高爾夫巡迴賽的層層分級愈來愈明顯,特別是在美、歐兩大巡迴賽的帶動下,有「小聯盟」之稱的次巡迴賽愈來愈多,上回介紹了美巡賽旗下的威巡賽,本文的主角換成直屬歐巡賽的挑巡賽。

眾所周知,美巡賽是從PGA of America(美國職業高爾夫協會)獨立出來的組織,1968年起成為專門舉辦職業比賽的巡迴賽,官方獎金王最早可追溯至1934年。相較之下,歐巡賽年輕許多,1971年才有統一性的完整組織,不過在推動次級巡迴賽反而比美巡賽先進幾年。

1986年,歐巡賽當局成立所謂的Satellite Tour(衛星巡迴賽),不過要等到1989年才有獎金榜的設計,前五名直升歐巡賽,並在1989年命名為Challenge Tour(挑戰巡迴賽)至今。隸屬美巡賽的威巡賽則要等到1990年才邁開步伐,先後出現的冠名贊助商有Ben Hogan、Nike、Buy.com、Nationwide

比較兩大巡迴賽的次級賽,威巡賽在「富爸爸」的效應下,一開始的場數就高達三十場,即使面臨經濟風暴衝擊的2009年仍有二十九場的水準。在獎金報酬方面,威巡賽跟著「富爸爸」一起成長,平均獎金是美巡賽的十分之一,介於六十至一百萬美元之間,而挑巡賽大概也少了歐巡賽的「零」頭,基本十七萬歐元起跳。

威巡賽在美巡賽的眼中有多重要,從畢業名單持續增加可獲證明。回顧1990成立時,獎金榜前五名方能畢業,但1992年提高為十名,1997年十五名,2004年再增至二十名,後來又加碼至二十五名,去年乾脆廢除行之多年的資格考,取而代之的是年終四部曲。也就是說,未來除了少部份夠強的選手,大部份人想打美巡賽只能從威巡賽出發。

那挑巡賽呢?草創期是五張門票,如今為二十名,不過挑巡賽很早就開始收編歐洲各地的區域巡迴賽,包括ALPS Tour(阿爾卑斯巡迴賽)、PGA EuroPro Tour(英聯巡迴賽)、Pro Golf Tour(德聯巡迴賽)和Nordic League(北歐聯盟),形成附屬的衛星系統,各巡迴賽的季末獎金榜前五名自動保送挑巡賽。

許多歐洲選手都是這樣一路打上歐巡賽,最有名的例子是德國籍的前世界球王Martin Kaymer(馬汀•凱默爾),轉職業初期先從家裡的德聯打起,短短四個月不到的時間內,除了拿下五勝之外,還外帶兩座挑巡賽冠軍,進而取得歐巡賽的一席之地。

挑巡賽目前在世界排名系統中的一般冠軍可獲得十二分,年終大賽多一分,而四個衛星賽均為六分,不過某些採取三回合五十四洞的賽事則減至四分。

和大多數的次級賽一樣,挑巡賽的單季三勝選手,也能夠在季中享受直升的滋味。截至目前為止,共有十位選手締造這樣的紀錄,其中法國選手Benjamin Hebert(班哲明•赫伯特)兩度達陣,最近一位是英格蘭選手Aaron Rai(艾朗•萊伊),上週在贏得Le Vaudreuil Golf Challenge(瓦勒德勒伊挑戰賽)後,歐巡賽資格立即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