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每位選手都有一個價格!

2022年之前,職業高爾夫巡迴賽選手是標準的個人運動,不過一旦升格為球星,將獲得倍數於比賽獎金的驚人廣告代言費,Tiger Woods(老虎‧伍茲)就是最佳例子,2001至2011年期間都是運動界的超級天王,2008年曾經創造1.11億美元的身價,當時在Forbes「富比士」收入排名遙遙領先第二名的足球明星David Beckham(大衛‧貝克漢)6,500萬美元之多。

2001至2011年期間,高爾夫球好手Tiger Woods是運動界的超級天王,2008年更創造1.11億美元的身價。(Photo by Jeff Gross/Getty Images)
2001至2011年期間,高爾夫球好手Tiger Woods是運動界的超級天王,2008年更創造1.11億美元的身價。(Photo by Jeff Gross/Getty Images)

伍茲在年收入超越巔峰的那一年,美巡賽獎金其實僅以577萬美元名列第二,主要是因傷全年只打了7場比賽,卻締造了5勝的壯舉,包括開季一場歐巡賽在內的4連勝。他在隔年復出,全球各地贏得7勝,富比士仍維持在1.1億美元的水準,而排名在後的NBA球星Kobe Bryant(柯比‧布蘭特)只有4,500萬美元。

隨著伍茲在2009年底爆發性醜聞,迭創新高的職業生涯瞬間反轉,此後飽受大大小小傷勢所苦,收入也跟著下滑。儘管如此,時序來到2022年,新足球一哥Lionel Messi(李昂內爾‧梅西)進帳1.3億美元,其中光是年薪就高達7,500萬美元,伍茲仍以6,800萬美元名列第十四,位居所有高爾夫選手之最。

顯然,足球和籃球選手動輒簽下數億美元的複數年保障合約,高爾夫有打才有獎金,這就是兩者最大差異,不過當麥克羅伊在2016年靠著首度贏得千萬美元的聯邦快遞盃時,隔年以5,000萬美元名列富比士排名第六,3年後再添得多了500萬美元的另一座聯邦快遞盃,全年落袋2,200萬美元,場內外合計5,200萬美元,排名反而滑落至十四位。

這是什麼意思呢?答案是頂尖高爾夫球星的獎金成長速度不如其他運動,直到爆發史上最大的戰爭,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PIF)支持的利夫聯賽去年6月登場,衝擊了既有的高爾夫巡迴賽生態,但也因為長期定於一尊的美巡賽出現競爭對手,比賽獎金呈現跳躍性成長,上季高達11站突破2,000萬美元,職業高壇一下子出現了兩個超過四億美元的豪華巡迴賽。

面對利夫聯賽的敵意挑戰,美巡賽另外端出Player Impact Program(球星影響力)的分紅獎金大菜,已經呈現半退休狀態的伍茲,3年來只打了15場比賽,照樣分別落袋800萬、1,500萬1,200萬美元,而那些後段班選手從本季開始也能獲得50萬美元的保障年薪,但一切似乎都不如利夫比照足球、籃球或棒球聯盟,提供複數年合約來得更具吸引力。

簡單來說,利夫聯賽類似一支龐大的球隊,旗下擁有12支分隊,既然美巡賽不放人,只好動用金錢攻勢。你可以說是挖角,也能說是誘惑,或者粗俗點說法用錢砸人,特別是針對那些原本反對和不服你的人,例如上週據報導以4年3-5億美元簽下世界排名和美巡賽球星影響力雙雙名列第三的Jon Rahm(霍恩‧拉姆)。

利夫的許多成員都是像足球明星梅西那樣的簽約選手,接下來幾年自然要母球隊效力, 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的身價據傳達2億美元,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1.25億美元,而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和Cameron Smith(卡麥隆‧史密斯)也都破億美元,其他人依名氣、資歷和近況從數百萬美元到數千萬美元不等,基本上每人都有一個價格,就看你願不願意賣。

只能說拉姆團隊的手腕實在太高明了,正逢合兩大陣營合併案陷入僵局,而利夫亟需籌碼來拉高談判姿態之際,竟然弄到一個比迪尚波、柯普卡和史密斯加起來還優渥的超級合約,價值媲美同期間以10年7億美元加入MLB美國棒球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的日本「二刀流」大谷翔平,硬是把米克森甩到後頭,成為利夫聯賽的新老大,明年起再不用看兩大球星伍茲和麥克羅伊的臉色了。

事實上,拉姆多次公開表示自己並不太喜歡利夫的54洞、沒有淘汰和同時開球賽制,並強調自己非常熱愛高爾夫,不會為錢而戰,他想要和世界頂尖高手一爭高下,希望未來能在美巡賽和Jack Nicklaus(傑克‧尼克勞斯)、Arnold Palmer(阿諾‧帕瑪)、伍茲等人那樣,留下屬於自己的歷史和傳奇。

果然金錢萬能,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拉姆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過面對平均一年大概比今年在美巡賽(獎金、聯邦快遞盃、前十獎和球星影響力分紅合計超過3,000萬美元)多出3倍的保障合約,誠如他在正式加盟利夫時所說:「這麼好的報價擺在前面,這也是接受的原因之一,不是嗎?他們確實讓我陷入思考,而我最後做出決定。」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