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患運動後險昏倒 4關鍵要留意

台灣大約每4人就有1人高血壓,血壓高過140/90mmHg就是高血壓,除需要定時的偵測血壓外,還要留心整天的血壓紀錄與異常症狀的發生。就有高血壓患者靠慢跑運動,成功瘦下8公斤,竟因低血壓緊急送醫,到底在哪個環節出錯?

陳先生是台東一位麵包師傅,十多年前罹患高血壓,透過定期回診、吃降血壓藥控制,半年多前,他決定靠減重和運動改善健康,於是每天下午最後一批麵包出爐後便出門慢跑,半年下來,體重成功減了8公斤。

但某天下午5點多,陳先生在河濱結束慢跑,回到車上準備開車回家,沒想到坐進車後,突然全身冒冷汗,駕駛座座椅沒幾秒便已濕了一大片,全身虛弱,幾乎動彈不得,他立刻打119叫救護車,當時醫生告訴他,血壓太低了,情況非常危險。所幸陳先生緊急就醫,否則恐會暈倒在車上。

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及環境有些許變化,而目前強調要監測居家血壓,就是為了減少這些原因干擾,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0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若是沒有定時監測血壓,即使高血壓患者也可能因為低血壓昏倒,甚至休克。

天氣炎熱,容易造成血管擴張,使血壓降低且波動較大,且人體每天血壓變化規律呈波浪狀,跟日夜節律有關,早起血壓明顯升高,10點後血壓逐漸下降;下午2點會上升,4~5點後又逐漸下降。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指出,以陳先生的狀況來說,有幾個重點可能導致低血壓:

1. 下午5點多血壓本來就會開始降低

2. 在運動的過程,過度激烈或沒有補充足夠水分

3. 降血壓藥控制過程,是否有適時調整

4. 體重已有一定程度減輕

陳先生本來就已在吃藥控制血壓,又成功減下8公斤,剛好下午5點血壓開始下降的時候,若是因為運動太過激烈、補水不足,就可能導致低血壓的狀況。

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解釋,有些人低血壓一開始會有點頭暈、噁心、嘔吐、冒冷汗,再來可能會有一些心悸的問題,那最後就是可能會暈眩、失去意識,若是沒有旁人協助,恐會對生命造成危險。

激烈運動+補水不及 恐致低血壓

夏天天氣比較悶熱,如果運動完之後,水分流失比較多,也可能會造成血壓比較偏低。吳易澄指出,即使是一般健康民眾,在運動時身體增加循環,讓心跳速度加快,血管呈現擴張的狀態;如果突然停止運動,我們的心跳速度變慢,但血管還是擴張的,這時血壓會下降。通常運動後血壓比較低,容易讓人因而感到頭暈,若此時又伴隨脫水太嚴重,血壓就會掉得更快。

圖片來源 / Pexels
圖片來源 / Pexels

因血壓並非一成不變,若血壓出現變化,藥物量沒有跟著調整,就可能有低血壓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在夏天應掌握血壓的長期波動,並注意運動後一定要適度補充水分。若持續發現血壓偏低,又出現頭暈、心悸、嘔吐、冒冷汗等低血壓症狀,就需要立即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併發症,得不償失。

吳易澄也提醒,高血壓病患剛開始運動的時候,要了解運動前後的血壓變化,建議一開始運動時先從走路、快走或是低強度的游泳或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開始,循序漸進,如果身體、血壓沒有出現異狀,再考慮像阻力訓練或中高強度的運動。

運動時的血壓變化跟運動前的基準值、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運動時要注意的狀況包括:沒有控制血壓的患者(休息時血壓大於140/90mmHg)、具有高血壓相關併發症的病人(左心室肥大、視網膜病變)等,建議先尋求醫師建議與許可後再開始運動。

生活習慣改變勿輕忽 722監測居家血壓

門診偶爾也會發現,高血壓病患用藥過量,可能變低血壓,因血壓會隨時間變化,若血壓已改變,藥物仍維持一樣,會有低血壓風險,建議患者要養成天天量血壓的習慣,如果有問題,更要提早回診調整藥量。

雖然可以靠藥物快速將血壓控制下來,如果改變生活形態,包括少鹽、戒菸、戒酒、減重和運動等,也可以有效降血壓。其中,運動和減重相當重要,體重每減少1公斤,血壓會降1mmHg,少10公斤就可能降8~10mmHg。柳朋馳提醒,若是日常生活習慣有改變,都要特別注意血壓變化,像是有沒有抽菸、減重、運動、飲食調味改變等,甚至像陳先生已經減下8公斤,就要定期測量血壓,去評估需不需要調整藥物;不過以陳先生的狀況,也要視減下體重後是否已經達到標準體重,以及平常居家血壓狀況如何,不見得體重下降就需要調整藥量,至少回診前一週要做好居家血壓監測,回診時就能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劑量。

高血壓患者應牢記「722」量測居家血壓:「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回、「2」每回量兩次,透過「定期量測」清楚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關鍵。

延伸閱讀:

血壓正常值?男女血壓標準、年齡、高低血壓範圍一次看

【運動是良藥】糖尿病、高血壓、銀髮族… 慢性病患必知的運動原則

夏天也會心肌梗塞!室內外溫差大、喝冰飲?3招避免急性心臟病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