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典寶溪流域滯洪池更名 以在地命名貼近鄰里地緣性

高雄典寶溪流域涵蓋大社區、楠梓區、橋頭區、岡山區、梓官區,兩側地勢低窪處排水不易,早期為易淹水地區,往年淹水災情嚴重,高雄市採用「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之綜合治水觀念,以減洪及滯洪的手法,分年分計畫完成A、B、D等3座滯洪池,防洪成效顯著,也逐漸成為民眾平日休憩地點。

↑圖說:典寶溪流域滯洪池將原本以A、B、C命名改以在地里更名(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表示,典寶溪流域滯洪池現有名稱係沿用水患治理水理分析的代號,無地緣性易混淆,為提升滯洪池名稱辨識度並與在地鄰里結合,將原A、B、D滯洪池名稱更名為「典寶溪劉厝滯洪池」、「典寶溪白米滯洪池」及「典寶溪芋寮滯洪池」,讓滯洪池不僅於汛期時扮演當地「雨水調節者」的角色,調解雨水雍塞的問題,免除在地水患困擾,同時與在地文化結合,成為在地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圖說:白米滯洪池「夏蓮齊放」(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水利局指出,典寶溪劉厝、白米、芋寮等3座生態滯洪池,總滯洪量約可達207.5萬噸,配合水情中心進行水情資訊整合,人員設備的統籌調度、主要河川與滯洪池水位監控,搭配民間自主防災社區,建構完整防洪體系。滯洪池內廣植印度紫檀、黃花風鈴木、阿勃勒等盛花喬木,並設置觀景涼亭、休憩長椅及綠蔭步道,逐步發展為森林公園的規模,此外水域也發展成多樣生物棲息環境,吸引水雉等鳥類棲息及林中亦有黃鸝,成為賞鳥勝地。

↑圖說:「水雉」外形似雉,在繁殖期金黃褐白羽色和長長尾羽,水上盈盈、姿態翩翩而有「凌波仙子」、「葉行者」和「菱角鳥」的美稱(圖片來源:高雄市水利局提供)

更多品觀點報導
從自動化到智慧化 台鋼科大落實學用合一
大專五人制足球賽 輔英奪公開女生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