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巿都會型保安林三部曲 期待保安林成為高雄巿的好「林」居

屏東林區管理處在高雄巿有三座轄管的都會型保安林-打狗山保安林(2301號)、旗後山保安林(2302號)與半屏山保安林(2304號),這三個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卻很少人知道它們是存在超過百年的保安林;屏東林管處為凝聚共識,並增加與在地非政府組織(NGO)及各土地管理機關認識溝通機會,特舉辦高雄巿都會型保安林三部曲交流會,希望透過交流會彙整各界對保安林的建議與期待,並討論可行的執行方法,讓未來保安林能成為大家的好「林」居。(見圖)

首部曲在屏東林管處舉辦,以屏東林管處內部同仁為主,透過同仁對談確立推動共識及對外傳播的內容;二部曲在高雄左營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舉行,以在地NGO人士為主,期能建立雙方溝通機會,並聆聽在地團體對三座保安林未來推動的想法;三部曲在屏東林管處進行,以保安林各土地管理機關為主,了解各單位對於保安林經營管理之建議,希望找到公部門保安林經營管理的共同核心價值與平衡執行方式。

該交流會共邀請高雄市柴山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綠色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財團法人台灣森林城市協會等NGO團體,及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國有財產署南區分署、國防部軍備局工程營產中心南部地區工程營產處、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觀光局、工務局)、旗津區公所、鼓山區公所、左營區公所、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等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機關參與,盤點出保安林重要議題,包含步道指示牌不明確致迷途或擅闖狀況增加、人為開發利用壓力大、觀光垃圾與廢棄物傾倒、水土保持、外來植物入侵、流浪犬貓、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等問題,都需透過各單位共同合作,建立並定期參與跨機關會議,才能提升保安林相關工作的分工與落實。

屏東林管處表示,保安林是「保」護環境,讓大家「安」心生活的森「林」,正因為它是超過百年歷史的保安林,才能在都巿環境中為大家留下一整片森林;屏東林管處希望在國土生態綠網工作的推動概念下,持續透過建立人網、加強溝通、資源共享等方式,讓相關單位能協力共進,創造價值共利,使保安林成為大家心目中的「愛」而不是「礙」,且更進一步成為「全民的保安林」,並帶來美好「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