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補選分析》罷免無效之訴牽動代理市長的理想人選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出席高雄農產品行銷活動   圖:陳佩君/攝(資料照片)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出席高雄農產品行銷活動 圖:陳佩君/攝(資料照片)

[新頭殼newtalk] 罷韓投票,在全台各地驚呼與國內外媒體讚嘆聲中落幕,接下來,各界必然密切關注的兩個軸線,一是高雄市長的人選,包括代理市長與補選市長;一是韓國瑜的動向,包括是否提起罷免無效之訴,牽動市長補選,以及明年是否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

首當其衝的,就是韓國瑜的興訟卡補選,但這個疑問,在韓國瑜的被罷免談話裡,沒有答案;韓陣營發言人鄭照新也未置可否,語焉不詳,任由媒體揣測與「據透露」。已經有媒體報導指出,國民黨中央已明確建議韓不要提訟,「韓陣營」表示願意配合。

但是,韓陣營終究不是韓國瑜。甚至就算韓國瑜本人親口說不會提訴,也不能保證絕對不會變卦。這不是什麼白紙黑字的問題,而是最後向韓咬耳朵的人意見是誰?

依法訴訟程序終結前,不能辦理補選,因此訴訟若無法在「來得及」依法定日期辦理補選(理論上要在今年9月25日前公告補選日期,以利趕在12月25日前就任),否則如果剩餘任期未滿兩年,代理市長勢必要代理到任期結束。

因此,民進黨這一方在代理市長的安排,特別是陳其邁該不該直接代理市長,當然會陷入進退兩難。如果明確3個月內補選,陳其邁當然「不宜」直接代理市長同時參加補選,這在法律上雖然合法,但政治上應該避嫌。

然而,如果因為訴訟而無法補選,陳其邁當然是代理市長的最佳人選,畢竟實質超過兩年多的市長職務,絕對不適合是一個過渡性質的代理市長,必須是對高雄市政擁有必要程度的了解,以及對高雄的真心熱愛(罷韓提案人陳冠榮語)。

反之,如果高雄可以確定3個月內辦理補選,讓陳其邁專心衝刺補選的情況下,站在民進黨的立場,應該思考的代理市長人選,當然是必須以熟悉高雄市政的人選優先,畢竟罷韓的背景,就是太多市民憤怒市政被擺爛了一年多,必須由了解高雄市政,並且立即可以上手的人選代理市長。

因此,儘管各界看好法務部次長蔡碧仲,但站在高雄市民希望市政快速進入軌道的立場,高雄前代理市長許立明、前副市長史哲,反而才是相對較好的選擇。

「這次罷韓的政治背景,就是不只韓國瑜荒廢市政,韓的團隊絕大多數非高雄人,或高雄人但對市政不熟,因此,在市民眼中,市政被擺爛了一年多之下,所有不熟高雄市政的人,再怎麼優秀,都不見得適宜。

尤其,這屆議會還是藍大於綠,代理市長如果不熟市政,肯定會被國民黨議員報復性修理,代理市長絕對不能只有比韓國瑜熟一點高雄的人選。因此,許立明或史哲,當然成為這個考量下的理想人選」。

更多新頭殼報導
孫家銘觀點》後韓國瑜時代 高雄綠大藍小政治板塊至少再維持二十年
陳增芝觀點》拒絕說「尊重投票結果」的韓國瑜
管仁健觀點》韓國瑜為何要鐵齒的「罷免自己」?
黃建豪觀點》輸再慘依舊是最強 國民黨還需要韓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