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火車站遺構 蛻變歷史記憶牆

高雄火車站舊帝冠式站房落成於1940年,2002年為了鐵路地下化工程歷經2次搬遷後,2021年回歸中山路中軸線,當時遷移車站所切割的牆體,高雄市府以「歷史記憶牆面廊道」方式保留於車站東側綠園道,市議員肯定文化保存精神,但呼籲原有帝冠式建築需好好規畫,保存歷史並吸引人潮。

高雄市工務局表示,2002年為保留具有歷史及城市記憶的帝冠式舊高雄車站,將車站主體移往原址東南方82公尺處,而當年遷移時局部切割拆除的車站牆體,如今以「歷史記憶牆面廊道」保存於復興一路西側鐵路綠園道上,展現牆版遺構歷史意義與日治時期的構造及材料。

新工處說明,舊牆版外觀保留當時拆除的材料,去除後期的表面漆面,展現原始樣貌、色澤,佇立於綠園道上的牆版突顯其周邊開闊無際藍天與盎然綠地景色,背面則考量耐震安全設有鋼構扶壁,並設置解說版更可加深遊客對於高雄車站發展的歷程。

高市議員黃紹庭肯定文化保存精神,因高雄車站歷史悠久,建議原有帝冠式車站建築也應好好規畫,能朝博物館方向研擬,因高雄車站在高鐵不會經過後,已逐漸失去交通樞紐人潮優勢,需要重新定位,避免讓全台最大鐵路車站淪為最大蚊子館。